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相關文獻
- 女性芭蕾舞者體型與身體組成之探討
- 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學生身體組成與體適能之研究
- 磁振造影法探討生物電阻儀測量體脂肪的準確性研究
- 運動介入對大學女生身體組成的影響
- 舞蹈專長學生身體組成之研究
- Comparison of the Metabolic Effects of All-in-One and Conventional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nfusions in Rats
- 臺中地區國民健康體能檢測與分析
- 水中稱重法測量人類組成之探討
- 持續性及循環性全靜脈營養方式對大白鼠身體組成及肝臟功能的改變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ekly Physical Activity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New Orleans of Students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學生身體組成與體適能之研究 |
---|---|
作 者 | 陳弘慶; 謝旻諺; 蔡聰智; | 書刊名 | 運動健康與休閒研究集刊 |
卷 期 | 1 民93.03 |
頁 次 | 頁180-197 |
分類號 | 528.9012 |
關鍵詞 | 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組成;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針對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女學生,探討身體組成標準與不標準的比率,並比較不同體脂肪(身體組成)測量法之差異,嘗試找出方便而適當的量測工具及推估公式,同時探討身體組成與體適能的關係。受試者為30名大學女生,平均年齡18.93±2.41歲,身高1.59±0.12公尺,體重56.33±9.22公斤。本研究用以評估身體組成的方法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皮脂厚推估法、體圍推估法、生物電阻法(BIA, Inbody 3.0)等四種,而分析比較時,以生物電阻法所測得之值為效標。皮脂厚測量包括:肩胛、肱三頭肌、肱二頭肌、胸、腹、腸骨頂、大腿、小腿等八個部位,而體圍測量法包括手臂、胸、腰、腹、臀、大腿、小腿等七個部位。體適能之測驗則以哈佛登階為施測工具。研究結果發現: 一、BMI所得結果與Inbody 3.0生物電阻法測得體脂防百分比之相關達顯著水準。 二、皮脂厚與Inbody 3.0測得體脂肪百分比之相關皆達顯著水準,其中以皮厚之相關最高,其次為肱三頭肌。 三、體圍測量值與Inbody3.0體脂肪百分比之相關皆達顯著水準,其中又以腰圍相關最高,胸圍次之。 四、皮脂厚及體圍各部位測量值、以逐步迴歸方式,求出預測公式:Y=0.190952(X1)+0.141623(X2)+0.388196(X3)-0.199557(X4)+7.768423;Y=體脂肪百分比(%),X1=腹皮脂厚(mm),X2=大腿皮脂厚(mm),X3=腰圍(mm),X4=腹圍(mm),□為0.5625。 五、身體組成在正常範圍者佔67%,其餘為過胖。而身體組成與體適能的相關未達顯著水準,故不能斷身體組成與體適能之間的關聯。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