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心臟移植後血管病變之用藥探討 |
---|---|
作 者 | 余聲隆; 王苾如; 周月卿; | 書刊名 | 醫院藥學 |
卷 期 | 27:3/4 2010.09[民99.09] |
頁 次 | 頁129-135 |
分類號 | 418.29 |
關鍵詞 | 移植心臟血管病變; 心臟移植; 免疫抑制劑; 細胞增殖訊息抑制劑; Cardiac allograft vasculopathy; CAV; Heart transplantation;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Immunosuppressants; Statins; Proliferation signal inhibitors; PSIs;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心臟移植術後一年內主要造成死亡的原因包括移植心臟衰竭、排斥反應或感染,而導致長期存活率不佳的原因主要為腫瘤,其次是移植心臟血管病變 (cardiac allograft vasculopathy, CAV)。CAV發生的機轉仍未清楚,目前認為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扮演CAV進展之核心角色。Everolimus為PSIs (proliferation signal inhibitors, PSIs),是一類全新的抗排斥藥物,其被證實可以預防血管內膜增生並逆轉已增生的內膜,預防CAV的發生,亦可經由減少急性排斥及巨細胞病毒感染,進而降低CAV相關之心血管併發症。此外,statins被證實除降血脂外,亦具有免疫調節的功效,不僅可避免粥狀動脈硬化的發生,亦可減少冠狀動脈血管內皮的增厚,避免新生或進展性血管內皮缺損,進而降低CAV及急性排斥的發生。而diltiazem亦可能具有部份預防效果。臨床上建議心臟移植病患應優先並儘早使用statins;而PSIs雖可預防CAV,但基於考量其延緩傷口癒合等因素,通常為較後期之選擇;至於diltiazem之角色雖未完全確立,但合併高血壓之病患仍建議早期使用。本文病例為一心臟移植之男性,術後立即以tacrolimus、mycophenolate mofetil及類固醇為免疫調節劑預防排斥,同時併用pravastatin控制高血脂並預防CAV。但術後三年追蹤檢查仍發生CAV,在陸續加上diltiazem及everolimus治療後,成功的減緩CAV的進展。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