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護理人員在職業場所中暴露於HIV感染源時的處理=Management for Nurses with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V |
---|---|
作 者 | 柯乃熒; 何啟功; 蔡季君; | 書刊名 | 護理雜誌 |
卷 期 | 46:5 1999.10[民88.10] |
頁 次 | 頁61-67 |
分類號 | 419.38 |
關鍵詞 | 護理人員; 職業暴露; HIV感染; Nurses; Occupational exposure; HIV infection;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護理人員是發生針扎或遭尖銳物品割刺傷頻率最高的醫療工作人員,面對國內愛 滋感染者人數急速增加, 在險象環生的工作環境中, 若被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污染性針頭或尖銳物品扎傷而感染愛滋病的比率約為 0.3%。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於 1998 年發表醫療工作人員暴露於 HIV 感染源之後的處理要點 指出, 應立即用清水及肥皂沖洗傷口,透過完整的通報系統,謹慎評估感染 HIV 的機率, 若確定為職業暴露且感染 HIV 的可能性提高時, 應儘快在暴露於 HIV 感染源後 8 小時內 ,投予四個星期的預防性治療藥物(原則上以 AZT 合併 3TC 同時給予兩種藥物治療),必 要時再加上 indinavir 或是 nelfinavir 其中一種蛋白�t抑制劑。並於暴露於 HIV 感染源 當天、六星期、3 個月及 6 個月定期接受 HIV 抗體篩檢及預防性藥物使用之效果評估。臨 床護理人員面對危機四伏的工作環境中,應嚴格遵循全面血液和體液防護措施及基本感染管 制措施,預防針扎勝於事後治療,是避免護理人員在照顧病患時,避免經血流而導致 HIV 感染的不二法門。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