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臺灣對世界產業內貿易發展及水平/直分工產業內貿易--國家特性分析 |
---|---|
編 次 | 上 |
作 者 | 余玉春; | 書刊名 | 黃埔學報 |
卷 期 | 36 1999.01[民88.01] |
頁 次 | 頁135-153 |
分類號 | 558.01 |
關鍵詞 | 產業內貿易; 水平分工業內貿易; 垂直分工業內貿易;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Gunasekera( 1989 )觀察東亞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及其與世界重要工業化國家的 貿易結構概況,發現產業內貿易水準有逐漸提高的趨勢。這種現象反映了四小龍與工業先進 國家模式已有重要轉變,並說明了四小龍與先進國家在水平分工或垂直整合有加深的趨勢。 此外, 本文嘗試以 Greenaway、Hine & Milner ( 1994 )的 2x2x2 結構法,說明國家特 性因素假設下的產業內貿易,並採用單價指數法( Unit Value Index )以衡量相同水平的 產品群的平均價格,劃分總 IIT ( Bj )為垂直分工產業內貿易( VBj )及水平分工產業 內貿易( HBj ), 發現臺灣與世界市場的產業內貿易呈現產業垂直分工或零組件互補的現 象。換言之,產內貿易在臺灣並非反應產品差異化的水平分工,而是反映產業的垂直分工。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