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民眾之死刑意向與刑罰目的之實證研究= |
---|---|
作者 | 謝靜琪; |
期刊 | 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 |
出版日期 | 20061100 |
卷期 | 9 民95.11 |
頁次 | 頁17-34 |
分類號 | 587.215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死刑意向; 刑罰目的; 應報主義; 人道主義; 嚇阻效應; |
中文摘要 | 有關民眾死刑的意向,樣本中極少數的民眾表示反對死刑,絕大多數的民眾則贊成死刑,且認為死刑的適用無性別上的區別,但年齡上較適用於成人或至少為十四歲以上者。然而,也有五分之一左右的民眾對於死刑不表贊成或反對。 綜觀民眾死刑與刑罰的各項目的,多數民眾所主張的死刑目的偏向支持死刑。樣本中雖然有半數以上的人同意死刑不能視為處理犯罪的一項正常的方法,但八成以上的民眾同意死刑是最好的預防犯罪的方法、九成左右的民眾認為死刑仍有存在的必要,且廢除它不是最好的方法。研究亦發現,民眾死刑之目的多傾向應報主義與嚇阻目的。此外,多數的民眾不認為死刑可以為其他懲處方式所取 代,諸如以棍棒打或終身監禁,同時相信死刑可以省下納稅人負擔一個無法自新的罪犯終身監禁的費用。 檢驗死刑意向與其相關因素間之關係,以簡單相關分析發現,死刑意向並無顯著的性別差異,並且與年齡亦無顯著線性相關。教育程度愈高、收入愈高、覺得父母管教愈嚴格、覺得目前台灣犯罪狀況愈嚴重、覺得目前刑罰愈不嚴厲、以及對降低犯罪愈沒信心者,愈贊成死刑。但是,死刑之意向與對警察處理犯罪能力之知覺以及被害恐懼之知覺並無顯著相關。應報目的與嚇阻目的愈強者,愈支 持死刑;相反地,人道目的愈強者,愈反對死刑。以交叉分析檢驗死刑意向與刑罰的目的間的關係發現,贊成死刑者與不贊成也不反對死刑者傾向持有應報之刑罰目的,相對地,反對死刑者傾向持有重建的刑罰目的。以多元線性回歸來做分析結果發現,年齡越大、父母管教育愈嚴格、認為目前刑罰愈不嚴厲、應報主義信念愈高、嚇阻效應信念愈高者愈贊成死刑;人道主義信念愈高者愈不贊成死刑。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