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相關文獻
- 文學與司法之糾葛:以《包法利夫人》的興訟為例
- 前衛運動、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2)
- 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
- 盧卡契與布萊希特在典型論上的爭議
- 任督二脈是否已經打通?--評[鍾明德著]《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書林, 1995年)
- La Legende de Saint Julien L'Hospitalier (G. Flaubert): Lecture Religieuse
- 臺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臺灣的適用性
- 煩惱與佛教的聖化:對現代主義的反省
- 學校、教師、家長與學生特質對原漢學業成就的影響--以臺東縣國小為例
- 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臺東縣關山地區為例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文學與司法之糾葛:以《包法利夫人》的興訟為例=The Implic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Justice: The Case of the Trial of Madame Bovary |
---|---|
作 者 | 吳錫德; | 書刊名 | 中外文學 |
卷 期 | 33:12=396 民94.05 |
頁 次 | 頁59-75 |
專 輯 | 福樓拜小說研究專輯 |
分類號 | 876.57 |
關鍵詞 | 福樓拜; 波德萊爾; 社會新聞事件; 第二帝國; 資本主義; 現代主義; 文學權力; 官方美學; 社會根基; 厭煩; 寫實主義; 客觀寫作; 文學場域; 社會資本; 文化資本; Flaubert; Baudelaire; Faits-divers; Second Empire; Capitalisme; Modernisme; Pouvoir litteraire; Esthetique officielle; Bases sociales; Ennui; Réalisme; Écoriture objective; Champ littéraire; Capital social; Capital culturel;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遭政治當局以「違反公共和宗教道德及善良風俗」為由,予以起訴。但當事人似乎渾然不知他正是因為逾越了社會場域的界線而得罪當局。小說中所凸顯的政治立場、道德標準、美學概念等構成了挑戰當局的一項「權力」。福樓拜非常努力地運用今日所謂的「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因而使他得以免於牢獄之災,全身而退,甚至因禍得福。至於作品在文學發展史的重大影響,也是拜日後小說的大量流通和相關好評的湧現才得以確立。總之,文學作品深刻受到社會條件及社會現象的影響,莫以此事件為尤。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