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相關文獻
- 臺灣師資培育制度變遷之考察--師範院校、教育院系所培育機構的變革
- 美國「全國師範教育認可審議會(NCATE)」認可模式對我國師資培育評鑑的啟示
- 後現代藝術思潮下的師範教育--市立師院的發展重點
- Three Critical Issues Facing Principals in Contemporary K-12 Educ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 臺灣師資培育的新貌
- 師資培育法變革對提昇優質教師素質之教育實習核心策略探討
- 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的另一環結
- 師範教育法(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之研究
- 檢討師資培育政策由重視師範教育做起
- 師資培育評鑑的反省:一些尚待探討的實務與研究課題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臺灣師資培育制度變遷之考察--師範院校、教育院系所培育機構的變革=A Study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aiwan |
---|---|
作者 | 曹仁德; 梁忠銘; Tsau, Ren-de; Liang, Chung-ming; |
期刊 | 臺東師院學報 |
出版日期 | 20021200 |
卷期 | 13(下) 民91.12 |
頁次 | 頁211-240 |
分類號 | 522.4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師範教育; 師資培育; 教師素質; Teacher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law; |
中文摘要 | 台灣師資培育制度之發展,從1896 年起迄今已經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因政治型態、教育目標等因素影響,使台灣師資培育制度顯現出特殊的時代背景與意義。若依近代政治因素來考量可區分成兩大時代,一為日本佔領時期(1895-1945 )與回歸中華民國時期(1945~)。而在回歸中華民國政府之後又因社會變遷的需要,歷經數度的改革過程。理所當然每次的制度變革均有其他的社會、政治意涵和教育目標。整體來看我國在1994 年「師資培育法」修法以前,長期以來台灣的師資培育制度發展,受教育政策、政治型態及社會變遷的影響最大。日據時期如此,戒嚴時期亦是如此,為完成教育及政經目標,深深導引台灣師資培育之發展的脈絡。「師資培育法」頒布之後,改變傳統的師範教育體制及結構,確立我國多元化的師資培育制度。根據本法,師範大學及師範院校以外的一般大學,可申請設立教育系所及教育學程,加入培育高級中學、國民中小學至幼稚園教師的機構。往昔封閉一元化的師資培育模式,由開放多元化的師資培育制度所取代。師範校院不再享有「獨占」教育市場的特權,必須與一般大學一起角逐有限的師資需求。藉此,來自不同背景、經歷不同專業化領域的教師得以加入教學的任務,這種轉變可說是從特殊校園文化培育師範的方式,轉變成自由市場的競爭模式,其目的是期望整體教師素質的改善進而提昇教育品質。 但是在多元開放師資培育制度衝擊之下,原有師資培育的師範院校,遽然陷入不利困境,引起師生不安心情。師範院校雖力圖改變體質或轉型,卻又苦於缺乏資源。加上大學教育的全面鬆綁政策,師範校院將面臨更深且鉅的發展與轉型的競爭考驗。 雖然,教育部在師範院校轉型發展方向,以因應世界及台灣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潮流,積極鼓勵師範院校進行校際合作、策略聯盟,或鼓勵同區域或性質可以互補的大學院校整合,以達到教育資源有效整合及提昇競爭力的目標。然而,面對師資培育多元之衝擊,現有之師範院校極應亟思如何面對時代潮流,化師資培育多元化之衝擊危機為轉機,讓師範校院悠久、優良的師資培育專業傳統,不在這個潮流中隱沒、消跡之時,有必要重新檢證我國師資培育制度之發展經緯,以正確構思因應之道。 |
英文摘要 | Through data analysis, the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reality of the system reforms of teachers’ education in Taiwan since 1896. Usually due to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s, society change, democratization, and social-reconstruction, the systems reforms of teachers’ education had happened in Taiwan before. Obviously,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as the passage of Teacher Preparation Law (TPL) in 1994. The Law turned the contemporary rules about teacher preparation confined to normal colleges into that both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education department can offer education courses. Why were Teachers Colleges suddenly“at risk”as soon as TPL was passed?How did Teachers Colleges face the challenge?This report indicates some of the major findings.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