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抗戰時期中美鎢砂借款之探討(民國二十九年∼三十四年)=A Study of Sino-American Tungsten Loans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1940-1945) |
---|---|
作 者 | 劉筱齡; | 書刊名 | 國史館館刊 |
卷 期 | 26 1999.06[民88.06] |
頁 次 | 頁143-166 |
分類號 | 645.2 |
關鍵詞 | 抗戰時期; 中美關係; 鎢砂借款;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抗戰前期的中美關係是建立在經濟借款的基礎上。民國二十七年十月武漢會戰以 後,我國堅持繼續抗日的原則,獲得美國肯定,爭取到第一筆經濟援助 -- 桐油借款。隨著 日本侵略擴大及其南進政策,美國採取援華制日措施,而有華錫借款。兩次借款之後,因歐 局遽變,英、法遭受德國侵略,無暇東顧,遂與日本妥協,先後簽訂協定及封閉我國對外國 際通道,致國外援華物資無法輸入;加以國內軍情緊急、經濟疲弱,蔣委員長乃派宋子文以 其私人代表名義赴美洽商經援,經由宋子文會見羅斯福總統,並與美國國務院、財政部等部 門官員磋商會談,終於在華錫借款成立同年,達成鎢砂借款交涉。 民國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中美雙方簽訂以鎢砂為抵押的現金貸款協定,其中訂明由美國 進出口銀行貸與我國中央銀行美金二千五百萬元購買美國物料,年息四釐,五年償清,由國 民政府負責擔保;另經由資源委員會與美國金屬準備公司簽訂價值三千萬美元之鎢砂售購合 同,由我國按期運鎢至美,以其售價淨收益償還債款。 本文擬自鎢砂借款之緣由、交涉過程、合約簽訂,以及其運用、清償程序,作整體探討,來 說明鎢砂借款在戰時所具有的實質意義。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