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解題表現、數學焦慮及後設認知影響之實驗研究
- 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解題表現、數學焦慮及後設認知影響之實驗研究
- 後設認知與自行應驗的預言--兼論實習教師的輔導策略
- 國民小學自然科後設認知閱讀策略教學成效之研究
- 國民小學國語故事體課文摘寫大意的教學過程之分析
- 後設認知策略對資優兒童科學解題能力影響之研究
- 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解題後設認知行為之研究
- 「有效率」與「無效率」的學習者在後設認知上的差異
- Implementing Learning Contracts: A Metacognitive Approach
- 國小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後設認知與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之比較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解題表現、數學焦慮及後設認知影響之實驗研究=An Experimental Study for the Effects of RPT Program on Elementary Students' Performance, Anxiety and Metacognition of Problem Solving |
---|---|
作 者 | 陸正威; | 書刊名 | 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 |
卷 期 | 4 1999.03[民88.03] |
頁 次 | 頁157-174 |
分類號 | 523.32 |
關鍵詞 | 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 數學解題表現; 數學焦慮; 後設認知;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對不同程度別國小學童數學解題 表現的提升,數學焦慮的降低,以及解是後設認知的增強所能產生的立即與保留效果是否會 隨編組情境方式而有所不同。 本研究以臺北縣永和國小五年級 154 名學生(四個班級)為 研究樣本,並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派在異質編組、同質編組、不編組與控制組的情境下。 各班學生依數學解題能力測驗前測成績分為高低不同程度別的受試者,以不等組前後測設計 進行為期十週之實驗處理。研究結果顯示: 一、異質編組的「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能顯著提升受試學童的數學解題表現,且提 升的程度明顯高於不組組與控制組情境所能達到的。另外,異質編組同儕交互指導情境有助 於降低高程度學童的數學焦慮,以及可增強受試學童數學解題的後設認知。 二、同質編組的「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能顯著提升受試學童的數學解題表現,且提 升的程度明顯高於不編組與控制組情境所能達到的。另外,同質編組同儕交互指導情境有助 於降低低程度學童的數學焦慮,但卻未能增強受試學童數學解題的後設認知。 三、不編組的「數學解題方案」能顯著提升受試學童的數學解題表現,且提升的程度明顯高 於控制組情境所能達到的。然而,不編組情境卻未能有效降低受試學童的數學焦慮。更值得 注意的是,此不編組情境明顯降低受試學童數學解題的後設認知(研究者認為此下降的幅度 是出自於學童對自己原本認知重新修正的結果,而非單純降低學童後設認知的程度)。 四、在控制組情境下(沒有接受任何數學解題教學),受試學童的數學解題表現、數學焦慮 與後設認知,經過十週後都沒有明顯的改變,顯示這些變項不容易因時間而發生太大改變。 依此研究結果,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解題表現 、數學焦慮及後設認知的影響,並對國小教教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