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應用依利沙羅夫骨骼延長術於修補犬脛骨缺損之研究
- Repair of Degloring Skin Defect With Distant Bipedicle Flap in a Dog
-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Guided by On-Lin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 豬假性狂犬病的新紀元
- Laparoscopic Repair of Paraesophageal Hernia
- Miniincision for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orraphy
- Treatment of Urethral Diverticulum after Hypospadias Repair--Report of Two Cases
- 醋氨酚(acetaminophen)中毒
- 銲接修補之殘留應力分析
- 豬假性狂犬病防疫的新紀元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應用依利沙羅夫骨骼延長術於修補犬脛骨缺損之研究= |
---|---|
作者 | 王鍇; |
期刊 | 臺北市獸醫師公會會刊 |
出版日期 | 19981200 |
卷期 | 16:4 1998.12[民87.12] |
頁次 | 頁1-23 |
分類號 | 437.26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依利沙羅夫骨骼延長術; 修補; 犬; 脛骨缺損;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依利沙羅夫骨骼延長術應用於小動物臨床上修補犬脛骨缺 損之可行性,並瞭解實際應用時所需之處理時間與骨骼於機械刺激下進行延長時所發生的變 化。 實驗動物共選擇14頭體重15~25kg之成年雜種犬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實驗組 又分為延長組與缺損填補組,各使用9頭與3頭犬隻。延長組,在犬隻之脛骨以皮質骨切開 術截斷後,使用依利沙羅夫環狀外固定器加以固定,並於1週後,以每6小時牽引0.25mm 的速度延長1cm;為研究適當之固定時間與新生骨質於不同時間下的變化,將該組犬隻再分為 3小組,分別予以7、6與5週不同的後固定時間。缺損填補組別於犬隻之脛骨製造3cm之人 工缺損,並以局部骨骼運輸程序進行修補。對照組之2頭犬隻,則於脛骨骨體進行斷骨術後, 以獸醫傳統使用之Kirschner氏外固定器加以固定,並立即將斷骨進行牽引1cm之距離,以 作為延長組之對照。除缺損填補組保留1隻實驗犬外,所有動物均於固定時間到達後予以藥 殺,並對新生骨骼進行放射線學、組織學及生物力學之研究。結果顯示,於延長組中,3隻 犬隻經延長後之脛骨牽引隙裂,於牽引程序完成後7週後即已骨化,於臨床上亦達放射線學 上之癒合程度;牽引後固定6週與5週之動物,則僅1隻之牽引隙裂骨化較完全,其餘,則多 因固定時間不足而導致脛骨彎曲與假關節之形成。對照組2頭實驗犬,則不僅牽引隙裂中無 鈣化組織,且原有之脛骨斷端則重吸收作用而縮短。缺損填補組中之所有實驗犬之3cm人工 缺損,於手術後約固定8週後,在進行局部骨骼運輸下所牽引出之3cm牽引隙裂,由經膜內 骨骨化作用後所產生之新骨所填滿,因而達成修補脛骨缺損之目的。 由以上結果顯示,以依利沙羅夫骨骼延長術作為修補犬脛骨缺損之方法時,需以外固定 器固定術肢至少7週時間。由於此方法無需藉外來之骨骼移植,僅憑動物骨骼組織本身向為 人忽視之生長能力,即能達成修補癒合條件較差之脛骨骨體缺損,實為一大突破;且臨床上之 經驗顯示,此術具有安全簡便且成功率高之多種優點,故甚適用於獸醫小動物臨床骨外科。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