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漫談臺灣地區流行性感冒疫情
- Prevalence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 Clinical Isolates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in Taiwan
- 簡介「臺灣地區侵襲性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疾病之監測作業」
- 1979年至1994年間臺灣地區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之流行狀況
- 臺灣地區消費趨勢與生活型態之演變--由新生活新趨勢觀察未來商品市場潛力及行銷傳播方向
- 臺灣地區近五年 (1993∼1997)禽畜飼料及飼料添加物之研究與應用
- 我國老年長期照(看)護危險及保險之探討
- 臺灣地區大學出版社現況調查與發展模式探析(下)
- 臺灣地區導盲系統建立之研究
- 臺灣地區花卉批發市場之發展與營運管理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漫談臺灣地區流行性感冒疫情= |
---|---|
作者 | 曾仁谷; |
期刊 | 藥學雜誌 |
出版日期 | 19981200 |
卷期 | 14:4=57 1998.12[民87.12] |
頁次 | 頁134-145 |
分類號 | 415.239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臺灣地區; 流行性感冒; |
中文摘要 | 臺灣早期的流行性感冒等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是美國駐華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在執行。中美斷交後該單位於民國68年五月底結束業務遷離台灣,行政院衛生署預防醫學研究所奉命加強病毒檢驗工作,於七月正式開始分離檢定流行性感冒病毒,1979年6月至1995年6月我們共探得咽喉部檢體5,882件,分離出313株(5.3%)流行性感冒病毒,包括1981年3月至1982年8月間本所中、南部檢驗站在台中市和台南市分離的陽性檢體,其中214株(68.4%)為A型,99株(31.6%)為B型。依分離病毒之狀況推測在各月份均可能有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的流行。歷年來分離的病毒株中,發現有抗原性飄變的中間型病毒株。A/H1N1、A/H3N2和B型三種流行性感冒病毒,皆有重複流行的跡象。本實驗室分離出之流行性感冒病毒株,有八成是由12歲以下小孩分離出來。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間,病毒分離率為46.7%。 A/Taiwan/1/86(H1N1)是1986年4月由本所分離出來,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分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標準病毒株(CDC reagentkit),迄今9年(1986-1995);另外A/Beijing/32/92/(H3N2)是從北京市1992年1月31日的檢體分離出,本所1991年12月16日的檢體被鑑定為/Beijing/32/92-like;還有我們於1990年1月3日的檢體,被鑑定為B/Panama/45/90-like,可惜皆因送檢較緩,不然此兩株將改名為台灣型,登列於CDC的標準病毒株中。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