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國小自然科教師傳達科學本質之行動究= |
---|---|
作者 | 翁秀玉; 段曉林; |
期刊 | 科學教育 |
出版日期 | 19980900 |
卷期 | 8 1998.09[民87.09] |
頁次 | 頁36-52 |
分類號 | 523.343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科學本質; 行動研究; 國小教師; 自然科教師; 假設形成;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以一班國小六年級之學童,利用行動研究之方式進行著重科學本質的教學 ,並探討研究者的教學對學生科學本質中形成假設之影響,及試行過程中所受到的阻礙。 本研究以質的研究法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在六個月的行動研究期間,研究者一方面收集 學生對教學的反應與研究者自我反省改進教學的資料,一方面進行資料分析工作,以幫助研 究者修正行動策略。研究資料與分析過程以三角校正方式來提高本研究之效度。 研究者傳達科學本質中形成假設的方法是讓學生在進行實驗之前,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 小組討論後提出假設。研究結果顯示,此種方式可使得學生更瞭解科學探究活動的真實面貌 ,他們由此學習活動中瞭解,科學活動並非盲目的試驗,而是心中的想法指引著實驗的方向 。 在進行科學本質的教學中,研究者發現學生的過去科學學者經驗,教室中討論的文化與教室 內座位的安排,均影響科學本質教法的進行。因此必須先解決上述的阻礙則科學本質的教學 方具果效。 本文中建議國小六年級上學期的第五單元「重量與體積」、第七單元「四輪車與小山坡」與 第八單元「硫酸銅的沉澱」的教材,自然科老師可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提出假設,除了 提升學生形成假設的能力之外,更可讓學生瞭解科學本質。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