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作為語言與社會之聯結的符號學
- 何謂「媒體」?--探討媒體之哲學基礎及義涵
- Book Review: Susan Gal and Judith T. Irvine, «Signs of Difference: Language and Ideology in Social Lif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
- 關於小說美學思潮方法學上的檢討與建構
- 論克麗絲特娃的「正文」理論
- 商標識別性之符號學分析--由MISS WU案談起
- Saussure符號學理論在廣告研究中的應用--文本意義研究的更弦易幟
- 後結構主義的結構主義觀
- 悖論情境中的自我認同:評[Mark Gottdiener]《後現代符號學》
- 休閒文化觀光行為的規範--以原住民觀光為例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作為語言與社會之聯結的符號學=Semiotics as a Conne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
---|---|
作 者 | 林信華; | 書刊名 | 哲學與文化 |
卷 期 | 24:11=282 1997.11[民86.11] |
頁 次 | 頁1056-1072+1114 |
分類號 | 800 |
關鍵詞 | 社會; 語言; 符號學; 符號; 皮耳士; 索緒爾; 結構; 分化; Language; Semiotics; Symbol; C.S. Pierce; F. de Saussure; Structure; Difference;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符號以及符號系統乃根植於社會原則之中, 皮耳士(C. S. Peirce)以此取向,開啟了他的符號學理論。而在歐陸的傳統中,索緒爾(F. de Saussure)也將符號生活放入社會生活之中來研究,並以此與皮耳士一同被認被是當代符號學的創始人。本文首先在符號學家艾寇(U. Eco)對兩者的反省下,討論語言符號的社會約定俗成性與結構性,並且艾寇所提出的符號學領域中,這些性質如何進一步地被當作一個文化科學的根本原則。其次,這些思考取向的發展, 在本文中也與社會學的發展(在本文中主要為E. Husserl、A. Schutz、T. Luckmann、J. Habermas、A. Giddens)有一個邏輯上的聯結與比較。 相對於在這個社會學中關於語言符號的討論,符號學有其自己的方法論取向,並且對於語言符號本身的特性與分類,有一較清楚的解釋。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