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旅日排球國手許春蓮扣球技術之定性分析=The Lualitative Analysis of Volleyball Spike for Hsu Chun-Lien at Japan |
---|---|
作 者 | 邱堃鐘; | 書刊名 | 大仁學報 |
卷 期 | 15 1997.03[民86.03] |
頁 次 | 頁171-185 |
分類號 | 528.954 |
關鍵詞 | 排球; 定性分析; 模式圖;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研究採定性分析為方法,運用V8攝影機記錄運動表現,並藉由直接視覺觀察, 以及影帶與翻拍後的照片中檢視選手整體運動表現上的缺失,提供對選手修正動作的建議。 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有三: (一)、介紹體育教師、教練及選手利用簡便的儀器實施定性分析的方法。 (二)、建立排球前排扣球之分析模式。 (三)、從錄影帶及翻拍照片中檢視運動表現,並對選手提出建言。本研究的有關建言有三 : 1.降低助跑末期身體姿勢 從助跑驅動到結束期間,身體重心軌跡應該是持續平穩,不可造成波動現象,於助跑末期或 起跳初期應降低身體姿勢,否則會造成身體各部位相關角度不夠,如此會造成起跳高度的品 質,因此建議選手於助跑末期降低身體姿勢。 2.加強擺臂動作技巧 向前並向上的擺臂動作,應力求雙臂伸直,如此才能加大作用力臂,產生較大的轉動慣量, 如此更能延續之後的雙手向上帶動的動作完全,而獲得較佳的起跳高度,所以建議選手加強 擺臂動作技巧。 3.落實動作的連續性原則 在動作的過程中,弓身所形成的反力矩回復太快,造成之後的前導手的擺臂動作明顯不足、 扣球瞬間身體向前傾的幅度不夠及扣球手臂的伸展均不足。所以保持弓身,加上前導手強而 有力的向左後方擺臂,會使扣球手臂獲得較佳的反作用力,相對的伸展程度增加,甚至促使 在扣球動作完成後將身體向左後方旋轉帶動,使不至於擔心身體會因為前傾而觸網。所以建 議落實動作的連續性原則。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