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京劇視聽媒介的演進--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相遇(以京劇為例之一)=The Evolution of Peking Opera's Audio-Visual Media: The Encounter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Non-Material Culture (A Peking Opera Perspective, Part 1) |
---|---|
作 者 | 李元皓; | 書刊名 | 清華學報 |
卷 期 | 41:1 2011.03[民100.03] |
頁 次 | 頁171-194 |
分類號 | 982.1 |
關鍵詞 | 物質文化; 視聽媒介; 京劇; 蠟筒; 唱片; 錄音; Material culture; Audio-visual media; Peking opera; Phonograph cylinder; Wax cylinder; Records; Recording;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京劇形成於十九世紀,並開始向外傳播,此一傳播風潮至二十世紀初臻於極盛。與此同時,新興的錄音科技也於十九世紀末抵達中國。本文所探討者,即為新興科技與新興表演藝術,彼此推助抵銷,其間交互錯雜的消長關係。隨著唱片產業的世界格局逐漸成形,京劇成為中國市場最重要的文化商品,唱片推動了京劇的流行,京劇也推動了唱片的流行,中國進而成為跨國公司在東亞最大的唱片製造基地。1950 年代以後,海峽兩岸分別取得唱片自製的能力,並在後續的視聽科技媒體製造業,如錄音帶、光碟,佔有一席之地。相反地,京劇在1950 年代以後持續衰退,京劇唱片市場隨之萎縮,縱使樣板戲風潮的「八億人民八個戲」,一度使京劇獨霸大陸地區的視聽媒體,但是仍然無法挽回頹勢,至2000 年京劇已從流行文化,變為驚呼「戲曲危機」的古典文化代表。透過一個世紀的紀錄,視聽媒介保留了一個戲曲劇種由流行而經典的過程。最後指出,對於戲曲研究而言,視聽媒介資料具備前所未有的意義,擁有書面文字所無法傳達的豐富內容,如京劇視聽媒介的演變、物質文明對京劇藝術的影響、視聽媒介對京劇典範建立的關鍵作用、視聽媒介跨越政治對京劇「新經典」傳播所起的效用等面向,亟宜分析探討,以加強吾人認識「科技與文化的關係」。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