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希望.絕望.虛妄--試論臺靜農《亡明講史》與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人物圖像與文化詮釋=Vision, Desperation, Delusion: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ai Jingnong's Wong Ming Jiang Shi and Guo Moruo's Jia Shen San Bai Nei Ji |
---|---|
作 者 | 廖肇亨; | 書刊名 | 明代研究 |
卷 期 | 11 2008.12[民97.12] |
頁 次 | 頁95-118 |
分類號 | 626.9 |
關鍵詞 | 臺靜農; 亡明講史; 郭沫若; 甲申三百年祭; 錢謙益; 明末清初; Tai Jingnong; Wong Ming Jiang Shi; History on the Collapse of Ming Dynasty; Guo Moruo; Jia Shen San Bai Nei Ji; Jiashen Three Hundred Years Memorial Ceremony; Qian Qian-yi;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抗日戰爭時文人頗藉明清之際史事以寄託亡國之痛。甲申之變三百年後,郭沫若 (1892-1978)作《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國民黨人展開劇烈抨擊,左派中人則多護衛有加, 是抗戰時期大後方文壇一大盛況。反之,臺靜農(1902-1990)《亡明講史》雖大致成於此 時,但未正式出版,迄今猶靜靜地躺在臺大圖書館特藏室。二書同樣以明末清初的歷史 舞臺為背景,但不論書寫形式、主題思想、乃至身後流傳命運,皆大相逕庭。 《甲申三百年祭》集中描寫李自成(1605-1645)屬下李岩之事蹟與心志,《亡明講史》 則以甲申乙酉之變的經過為情節主脈。兩部作品的不同結局正好映襯二者精神基調的差 異。郭沫若此作代表當時左翼知識圈的情志與信仰,《亡明講史》一書代表自由派知識 份子對時局的苦痛與絕望心境。但郭沫若的作品雖然大力標舉「人民思想」,卻並未真 正觸及「人民」的觀感與情緒,而臺靜農《亡明講史》則對人民的苦難與不安,念念繫 之。 《亡明講史》可以說是臺靜農研究明清史事的具體成果,可能也是小說家臺靜農最 後一部小說作品。這部作品「借古諷今」用意十分明顯,它涵括臺靜農對時事國政的慨 嘆,可看出臺靜農對現實社會抱持著強烈關懷。因此,《亡明講史》一書不論對了解臺 靜農本人思想的發展或者當時的社會心態,都具有重要意義。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