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我國對外軍事基礎教育之交流(1904-2005) |
---|---|
作 者 | 鄭雪玉; | 書刊名 | 中華軍史學會會刊 |
卷 期 | 11 民95.10 |
頁 次 | 頁155-181 |
分類號 | 593.3 |
關鍵詞 | 軍事教育; 教育交流;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中國與外國的軍事教育交流之構思源起於1870年代初期,中國擬「師夷長技以制夷」,接受容閎的建議,於1872年起,4年內,連續派遣詹天佑、唐紹儀等120位平均年齡12歲半的幼童前往美國留學。當時除了期望學習西方科技文明,更重要的是希望學生能進入美國軍校就讀「……俟學識明通,量材拔入軍政、船政兩院 (西點軍校和海軍官校) 肄業……。」此留學教育堪稱中國軍事教育現代化的濫觴。 然而,到了1900年代初期,中國開始與外國軍校有軍事教育交流的活動。最早是1904年,3位中國學生的入學美國維吉尼亞軍校 (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 及1905年的兩位學生之就讀西點軍校 (West Point)。之後,威爾猛軍校(Norwich University) 與色岱爾軍校 (Citadel College) 亦皆陸續有中國學生前往就讀。 本文以陸軍官校的中外軍事交流為重點,除選派學生赴美國上述軍校就讀外,也包含與中南美洲軍校的密切交流活動,尤其自1987年起,陸軍官校也同時接訓其他國家軍校學生,含美國 (2005年起)、 宏都拉斯 (1987年起)、巴拿馬 (1990年起)、瓜地馬拉 (1998年起)、巴拉圭 (1999年起)、馬拉威 (2002年起)、薩爾瓦多 (2004年起) 等校。凡此種種,都是促進中外軍事教育交流的好時機。 我國留外學生和外國在華學生,他們都是國際間文化交流的橋樑,是維繫中外傳統友好的基石,他們所擔任的角色,應有進一步的重視與規劃'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的問題!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