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近代中國宗教概況的歷史發展之分析--以清代的朝廷態度為探討主題 |
---|---|
作 者 | 林志穎; 許彰女; | 書刊名 |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 |
卷 期 | 2 民94.06 |
頁 次 | 頁1-43 |
分類號 | 209.207 |
關鍵詞 | 宗教; 三教論; 異端; 聖諭; 宣講制度;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十六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帶動整個社會結構及文化型態的改變,因而中國宗教在這個時期進入新的階段,出現四個特點:〈一〉宗教發展普世化~儒教本身從入世的觀點,從唐代中晚期至宋代,出現了糅合佛教與道教理論方法的理學,至元代更將理學進一步落實到庶民生活,成為日常的生活規範。〈二〉三教合一的趨勢~三教在信仰體系、儀式及組織上都在調和論中進行相互影響。〈三〉民間宗教教派的興盛~明清時期主要在三教影響下,出現了獨特的模式。〈四〉基督教傳入中國~西方傳入基督教,對中國既有傳統宗教文化及政治各層面帶來相當大的衝擊。 宗教與政治在中國的關係是相當密切,彼此互動關係著中國歷史的走向,自秦朝以來,皇帝制度在中國運作有兩千多年之久,做為傳統社會中政治、宗教、文化、道德等各面向一個統合的體現。皇帝作為上天的代表,為天下的共主、是人間最高的政治領袖,又代表天下蒼生向上天獻祭,並傳達百姓的祈求,是宗教上的最高祭司。因此,具有政治及宗教的雙重身份,成為天地萬物運作的樞紐:對在位者而言:保持天命,維護政權,必須建立由國家掌控的官方宗教,並嚴密監控其它宗教,以防止任何有心之士假借天命製造事端,顛覆社會的禮教綱紀。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