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人工濕地自然淨化系統在集水區生活污水處理之應用研究=The Study of Efficiency Using Constructed Wetland Complex System to Treat Sewage |
---|---|
作 者 | 林奇剛; 秦孝偉; 鄧家基; 廖啟承; 劉篤業; 巫龍章; | 書刊名 | 東南學報 |
卷 期 | 28 2005.06[民94.06] |
頁 次 | 頁273-282 |
分類號 | 445.463 |
關鍵詞 | 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 油脂; 脫氮除磷; 連續排放批次式活性污泥法; 人工濕地處理法; 自然淨化; CDSBR; CWP;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本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社區生活污水處理之試驗設施除了採用連續排放批次式活性污泥法(CDSBR)之生物處理單元之外,同時配合選用低成本而具高處理效率的如人工濕地(CWP)的自然淨化處理系統作為三級處理的搭配使用,同時於整體的生物處理流程後,在加設具自動化反洗之過濾設備。 本計畫社區內的暴雨頻繁,而雨量過多導致試驗期間所收集的污水中含有多量的雨水,已採用污水、雨水分流方式的收集系統。本計畫社區內的污水組成,因受雨水稀釋,其中有機物質濃度較一般的生活污水為低,但是整體的污染負荷量應該差異不大;相對的,污水中油脂、氮、磷的濃度卻有偏高的傾向,特別是枯水期間。首先,污水中油脂濃度偏高,其來源可能是由於本計畫社區內,除了一般的家庭的廚房污水之外,尚有9家觀光餐廳的設置所導致。因此,於進行設施之規劃與設計時,已於前處理設施中期望能配合如加壓浮除設備或是油脂截留等設備之設置與使用,以確保處理後水質能達到87年放流水標準。 其次,本計畫社區所排放的氮、磷等營養鹽類之濃度較一般的生活污水之濃度為偏高,其原因推測可能是由於過量雨水將土壤中殘留的含有氮、磷等營養鹽之肥料或農藥,直接沖流至本集水區所致,繼而影響周圍居民所取用的飲用水的水質問題。本設施除了採用CDSBR之生物處理單元之外,同時配合選用低成本而具高處理效率的CWP的自然淨化處理系統作為三級處理的搭配使用,甚至於整體的生物處理流程後,再加設如自動反洗過濾設備的物理化學處理設備,俾使處理後之水質合乎87年放流水標準,更以確保集水區社區之飲用水質與提昇其生活之品質。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