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臺灣的讀書市場=Deploying Popular Literature in 1930s Taiw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n Liou Chiou Tabloid and Taiwan Reading Market in the 1930s |
---|---|
作 者 | 柳書琴; | 書刊名 | 中外文學 |
卷 期 | 33:7=391 民93.12 |
頁 次 | 頁19-55 |
專 輯 | 跨國文化與臺灣文學 |
分類號 | 863 |
關鍵詞 | 三六九小報; 蘭記圖書部; 漢文; 讀書市場; 傳統文人; 通俗文學; San liou chiou tabloid; Lan chi publishing house; Chinese; Reading market; Traditional clerisy; Popular literature;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日據時期漢文問題以及通俗文藝問題,不止是一個本土問題,更且是一個中/日/台之間的跨國問題,它牽涉到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壓迫、抵抗及流動問題。在新舊文學論戰熱戰漸歇的1930年代,台灣出現了第一份漢文通俗文藝雜誌。傳統文學者如何透過通俗雜誌《三六九小報》的創立,整合、發掘並動員其文化資本?《三六九小報》通俗文藝的經營,就傳統文藝的現代轉化或就台灣文化主體的建構而言,具有什麼意義?本文企圖透過台灣當時通俗文藝的生產/消費狀況以及漢文讀書市場概況,說明傳統文人對當時的文化狀況及讀書市場需求,有其務實性的判斷,故而能夠採取發行通俗雜誌的策略,將「漢文」與他們一再被新文學者批評為遠離大眾的「大眾」嫁接起來。筆者認為,《三六九小報》的成就,是以通俗文藝為策略的殖民地漢學、漢文以及漢文文藝在整合、維繫、更新與轉化上的一次敗部復活;其結果強化了傳統文人與漢文讀者之間的穩固性,持續開發、培育新世代漢文讀者,正式開創了台灣通俗文藝的場域。面對殖民主義文化改造的強勢侵略時,《三六九小報》據於一種「俗」(通俗)而不「同」(同化)的位置,以漢文文藝、通俗雜膾的走向,發揮整合某些本土文化資本的效應,在台灣文化主體的整備、建構上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影響。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