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儒家德治理念與實踐研究--以陸象山「荊門之政」為例=Confucian Virtual-Political Idea and Practical Study |
---|---|
作者 | 鄭小江; Cheng, Hsiao-chiang; |
期刊 | 孔孟學報 |
出版日期 | 20030900 |
卷期 | 81 2003.09[民92.09] |
頁次 | 頁83-106 |
分類號 | 121.2、121.2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儒家; 德治理念; 象山; 荊門之政; 現代沉思; |
中文摘要 | 本文主要以南宋心學大師陸象山「荊山之政」為例,探討儒家德治的理念與實踐問題,認為:以象山治荊的政治活動出發,可以看到儒家的德治九里念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具備有實際的操作性,值得今入反思並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教訓。(1)儒家德治理念的核心是認為社會倫理的建構、從政者個人道德的完善,以及對百姓施以道德的教化是治國安邦的根本所在。(2)象山先生承儒家德治念,以心學為基礎,建構起自己政治學說。他民「華夷之辨」;倡導從政者應該也必須以「道」抗權、以「理」行事,「堂堂正正地做個人」;他還特別地發揮了儒家德治念中的民本觀念;在吏治的問題上,象山提出尤其要注意「公人」、「胥吏」、「吏人」與「官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強調官員要重視「簿書名數」;象山先生還提出歐謂醫國的四大藥方:「任賢,使能,賞功,罰罪」。(3)「荊門之政」是象山先生在一年四個月中創造的政治奇蹟。象山先生以其特有之實學、治家實踐與儒家的德治理念從事於治荊的事業,他的躬行踐覆首先表在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上;其次則以「正人心」為先;再次是嘔心瀝血為民辦實事辦好業,一心做利國利民的事業。(4)反思儒家的德治理念與象山的「荊門之政」,可以獲得四個方面的啟迪:第一、象山主政荊門的一個重要特色在於:「荊門之政」實為象山理家治族經驗的延伸。第二、現代社會要根除政治生活中的人治現象,不在拋棄儒的德治理念,相反倒是應該正確地理解儒家的政治學說,尤其是要從象山先生「荊門之政」的躬行之效中獲得有益的啟迪。第三、從政者應該具備哲學的思維、哲學的方法、哲學的境界,以哲人的身分從事政治的活動。第四、象山先生對吏治何以腐敗原因的洞察值得令人高度重視。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