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德希達式遊戲與佛家緣起/緣滅--哲學風格如何解消實存界
- 後現代主義的分析與批判
- 意義的挑釁--德希達與保羅.德曼的解構主義及其在當代社會的文化解釋探究
- Emerson and Derrida: the Deconstructionists
- 大小兼受戒、單受菩薩戒與無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觀的評較考察
- Ethics of Tension: A Buddhist-Postmodern Ethical Paradigm
- 後現代對公務倫理的挑戰與啟發:以局部觀點的對話策略實現社會公正
- 「幽靈」與「朋友」:論晚期解構主義的政治轉向
- 他者的語言與存在:解構主義之父德希達辭世了嗎?
- 「語言賽局」與「以過程導向界定公共利益」哲學思維的一致性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德希達式遊戲與佛家緣起/緣滅--哲學風格如何解消實存界=Derridean Gaming and Buddhist Utpada/Bhanga (Rising/Falling): How a Philosophical Style Can Devoid Substantive Field |
---|---|
作 者 | 馬樂伯; 趙星皓; | 書刊名 | 中外文學 |
卷 期 | 30:10=358 2002.03[民91.03] |
頁 次 | 頁113-134 |
分類號 | 810 |
關鍵詞 | 佛教; 解構主義; 德希達; 表演風格; 空門; 中觀佛教具緣派; 詭異; 後現代主義; 飄浮文字特徵; 迴句; Buddhism; Deconstruction; Derrida; Stylistics; Stylistique; Sunyata; Prasangika-Madhyamika; The uncanny; Das unheimliche; Postmodernism; Floating graphic traits; Palindrome;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本文旨在闡明德希達(Derrida)的「表演風格」(stylistique)如格表現(act-out)在他的哲學論述風格,及其外顯的語意層次。也就是說,德希達哲學的風格及其哲學主旨,解構了身分認同(identity)。本文我欲特別指出德希達的「風格」(style)如格表弄出自我解消,再將之「類比」中觀佛教(Madhyamika)一般所理解的「空門」(sunyata)。本文談的是德希達設計他的風格,用來解消實體、甚至解消本身的風格,而與佛教的「自我解消」(self-undoing)產生了共鳴。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