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臺灣家庭計畫之轉折與政策經驗
- 執政黨之新人口政策與臺灣省今後家庭計畫工作之取向
- The Impacts of a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on Contraceptive/Fertility Behavior in Taiwan
- 臺北市育齡有偶婦女家庭計畫知識、態度與實行
- 臺灣省高生育率地區家庭計畫推廣方式實驗研究
- 後記--人口老化與城鄉因素
- A Review of Current Approaches for the Estimate of Fertility Change due to the Efforts of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 香港備兌認股權證評價影響因素之分析
- Human Rights Trends and Coercive Family Planning in the PRC
- 淡水河系水質與景觀改善效益之評估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臺灣家庭計畫之轉折與政策經驗=The Transition of and Lessons from Taiwan's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
---|---|
作 者 | 孫得雄; 陳肇男; 李棟明; | 書刊名 | 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 |
卷 期 | 32:1 2001.10[民90.10] |
頁 次 | 頁25-76 |
分類號 | 544.49 |
關鍵詞 | 家庭計畫; 生育率; 成本效益; 評價; Family planning; Fertility; Cost-benefit; Evaluation;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本文之目的有二。一是記錄家庭計畫轉折期(66年至79年)所做的各項修訂,並分析其效果。其次是通盤檢討三個家庭計畫推行期所取得的政策經驗。 轉折期之重要成果有如下幾項: 1.完成緩和人口成長之政策目標。民國73年時,台灣地區人口的淨繁殖率已降至人口學上的「替代水準」。亦即數十年後的台灣人口將不同增加。 2.年輕婦女之避孕接受率及間隔生育為目的之比例大幅提升。而曾經避孕的比例也提高很多。 3.人力投入效果大幅增加為每一工作人日可避免1.74個出生,約為前期(0.67)之2.6倍。 4.人力投入效果之提升也使得避免出生的成本原續滑落(以民國75年幣值或累積成本而言)。 5.避孕實行率已接近全民避孕的目標。 6.20∼24歲組的生育率大幅下降。民國80年時,頭胎及第二胎以下出生所佔比例已高佔所有出生的78.7%。 推行家庭計畫所取得的政策經驗也有如下六項: 1.降低生育率的相關學理檢討。 2.評價及研究工作與工作推行策略之互動。 3.如何突破禁忌,導致政策的形成與頒佈。 4.大規模推行計畫的成功要因。 5.成功的人口政策對社經的衝擊。 6.政策的生命週期。 其中第1,2項係在現有的文獻中增加政策執行之行政要素。第3,4,5項純為執行心得之歸納。第6項則是從台灣家庭計畫之檢討中提出新的理論構想。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