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相關文獻
- 從南天烏荼王進獻的《華嚴經》說起--南天及南海的《華嚴經》佛王傳統與密教觀音佛王傳統
- 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
- 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臺灣」課程為例
- 尋追多元共識的存有學終極理論--並論臺灣社會意識型態的解構與多元化共識之存有學融合
- "Pride and Prejudice": Sexual Encounter in David Mamet's "Sexual Perversity in Chicago"
- 我國軍事院校政治教育課程之研究--「軍隊與國家」、「軍隊與社會」關係取向的內容分析
- 「社會改革」之文化層面思維
- A Review on the Reform of Taiwan's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Early 1990s: A Social Political Perspective
- 華嚴教學上的「華嚴經」--以「華嚴經探玄記」為中心
- 剪不斷理還亂:男受刑人婚姻關係影響機制初探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從南天烏荼王進獻的《華嚴經》說起--南天及南海的《華嚴經》佛王傳統與密教觀音佛王傳統:The Orissa Redaction of the Gandavyuha: The Avalokitewvara and Avatajsaka Buddharaja Traditions of South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
---|---|
作者 | 古正美; Ku, Chen-mei; |
期刊 |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
出版日期 | 20000700 |
卷期 | 5 2000.07[民89.07] |
頁次 | 頁159+161-201 |
分類號 | 221.2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華嚴經; 不空珕索觀音; 佛王; 金剛乘; 意識型態; |
中文摘要 | 筆者於本文中申釋了南印度烏荼國王進獻給唐德宗的烏荼版《華嚴 經》,係在觀音佛王傳統的影響下於烏荼國所集結而成的。觀音佛王傳統,亦即 不空?索觀音佛王傳統,是由南印度的金剛乘學派於六世紀末葉所建立的。為了 解釋烏荼版《華嚴經》的集結背景,筆者同時也描述了七世紀後《華嚴經》及觀 音佛王傳統在中國及南海的發展與傳播。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