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相關文獻
- 從談判到建設性對話--北京與達賴之間化解衝突的可能途徑
- 中藏談判之思考與研判
- 開誠布公,平等對談--中共與達賴喇嘛談判的回顧
- 論中共與達賴談判之「後設」立場差異
- 達賴特使訪問大陸之研析
- 達賴特使再次訪陸後雙方互動情況之研析
- 達賴喇嘛與中共談判之癥結分析
- Broadening the Concepts of Moore's Transactional Distance Theory in the Light of Relevant Adult Education Theories and the New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 辜汪會晤與兩岸關係的結構性問題
- 「兩岸結束敵對狀態」談判分析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從談判到建設性對話--北京與達賴之間化解衝突的可能途徑=From Negotiation to Constructive Dialogue--A Way to Settle the Conflict between Beijing and Dalai Lama's |
---|---|
作 者 | 楊開煌; | 書刊名 | 東吳政治學報 |
卷 期 | 10 1999.09[民88.09] |
頁 次 | 頁31-63 |
分類號 | 676.6 |
關鍵詞 | 談判; 對話; 建設性對話; 西藏問題; 中共; 達賴喇嘛; 互動; Negotiation; Dialogue; Constructive dialogue; Tibetan issue; Communist China; Dalai Lama; Interaction;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談判作為和平解決糾紛與爭端的一種方法,似乎是無人可以懷疑的, 但是透過深度的反省,我們可以了解其實「談判」也常常是糾紛和爭執的來源。 因為談判者既有集體的壓力,又有自身的風格,加上立場、利益、目標等複雜的 因素,因此談判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而不是解決糾紛的保證。經由深度的反 省,我們可以合理地提出談判的原型∼對話,作為談判的前置努力和談判後之後 續生發。 本文特別將對話區分為四種類型,從對話到建設性對話,以便作為化解敵意,消 除敵對,建構和平的另一種可能。特別在高達美(Gadamer)式對話和文本對話 的階段,目的就在於發現自己的偏見,透過反覆的對話,消除自己的盲點,從而 創造一種從對話學習,從對話成長的機制。 中共與達賴喇嘛之間紛爭了四十年,各方都呼籲雙方儘快進行談判;事實上,中 共和達賴也多次釋放「談判」的氣球,然而雙方有接觸而無談判,而且有越來越 僵持的趨勢,去年還傳出雙方的接觸管道已經中止,因此我們可以斷言,雙方在 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有談判,即使展開談判也不可能有結果。是以我們以為雙方 消除敵對,解除仇恨的方法不是談判,而是透過開放性的對話,特別是雙方的學 者在無壓力的情況下對話,由於學者,因此在心態上是學習,這就有可能開創以 學為宗旨的對話,我們以為尋求途徑,也許能為中共與達賴之間尋求一個意想不 到的結果。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