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孫中山先生主張之國民大會與中共人民代表大會創置原理之比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etting-Up Theory of the National Assembly by Sun Yat-Sen and the People's Representative Assembly by PRC |
---|---|
作 者 | 許博達; | 書刊名 |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 |
卷 期 | 2 1998.11[民87.11] |
頁 次 | 頁86-96 |
分類號 | 573.551 |
關鍵詞 | 孫中山先生; 國民大會; 中共; 人民代表大會;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在西方主國家中,「議會制」是目前採用最為廣泛的政府體制。為體現民主之真諦,追求「全民政治」之理想,因應中國國情特殊,孫中山先生特別設計了「國民大會」此一「議會機關」以建立共和國制度所需。「國民大會」制度設計其理論根據是孫中山先生「權能區分」學說,希冀透過「權」與「能」的分立,以「直接民權」來補「間接民權」之缺點,達到「全民政治」之目的。 又中共自一九四九年建政以來所採行的體制也是一種「議會制」──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其宣稱此一制度是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結合中國國情,經過長期探索所建立一種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孫中山先生認為西方民主國家自從實施議會制之後,產生所謂「豬仔議員」之流,造成民主制度之有名而無實;馬克斯更認為西方議會只不過是一間「清談館」而已。為求中國之長治久安,觀察東西文化差異,孫中山先生創建國民大會;中共則稱人民代表大會制是結合中國國情經過長期探索才形成的一種制度。 由於孫中山先生主張之「國民大會」制度與中共所採行之「人民代表大會」制有幾點相同之處:(一)兩者制度的提出都是為除西方議會制度之流弊。(二)兩者均強調是一種「更民主」的制度。(三)兩者都稱能體現「全民政治」的理想。(四)兩者都要建立一個更自由、更富強的中國。故孫中山先生主張以「國民大會」制度來解決,而中共則以「人民代表大會」來體現所謂民主的政治體制。對於這兩種制度,其創置原理的探究是吾人意欲探討的主要課題。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