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虛擬「圖框」中的波斯灣戰爭與洛杉磯暴動=Virtual War: The Gulf War and the Los Angeles Riots on Television |
---|---|
作 者 | 唐維敏; | 書刊名 | 傳播文化 |
卷 期 | 6 1998.07[民87.07] |
頁 次 | 頁1-27 |
專 輯 | 媒介與文化再現專題 |
分類號 | 895.34 |
關鍵詞 | 波斯灣戰爭; 洛杉磯暴動; 電視論述;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在電視論述的實踐過程中,權力分配不均的現象相當明顯。在電視體系的設計上,即使沒有全然拒絕大眾發言,但我們仍可發現大眾以公民主體的身份說話是受到限制的。能夠防止大眾改變討論議題,或是控制說話的長度與情境者,往往只有電視的代表人物(主持人、主播)、贊助廠商、發言人、總統,以及政府、軍事代表等,才具有說話的自主性。然而,專家的自主性又受限於少數權威人士,其他的專家們則持續活在一個遭到消音的世界裡。 筆者討論波斯灣戰爭與洛杉磯暴動的人造環境,在這樣的人為脤絡中,由於電視論述的完全控,那些「未經修飾」晝面的角色提供哪些暗示?筆者最後將討論金恩錄影帶在電視上、在審判訢訟程序、判決、以及在一九九二年四月三十日、五月一日和二日接連發生暴亂的過程,也試圖追問金恩錄影帶的呈現方式究竟「未經修飾」的程度有多高?這一小段歷史對分析和真相之間的關係會暗示什麼?這對電視研究又會有什麼關聯?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