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近年日本中國史研究的變化=From "Sinology" to "Chinese Studies": The Study of China in Japan Since 1945 |
---|---|
作 者 | 川島真; 林詩庭; 許佩賢; 川島真; | 書刊名 | 臺大歷史學報 |
卷 期 | 22 1998.12[民87.12] |
頁 次 | 頁125-136 |
專 輯 | 逯耀東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 |
分類號 | 610 |
關鍵詞 | 日本; 漢學; 中國研究; 中國史研究;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日本江戶時代的中國史研究稱為漢學,與國學(日本學)、蘭學(經由荷蘭傳來的西洋學)三足而立。明治時代,德國的實證史學傳入日本,影響了東京帝國大學,中國史學被轉型為歐洲的「學問」(Academy)之一。一九一○年誕生了「東洋史」,這個範疇包括蒙藏史、阿拉伯史、印度史與支那史。日本歷史科分成國史、東洋史、西洋史三類。二戰後,日本學者藉著馬克思主義史學質疑亞洲停滯論,讚美新中國。一九八○年代,由於內外情勢的改變,日本史學又產生變化,學者開始批判以發展階段論為基礎的馬克思史學,而往社會史等新方向發展。以國為單位的歷史學研究也受到批判。中國史研究,特別是近現代史部份,有兩個新方向:一、中國中心取向(China-Centered Approach)。二、提出新的歷史學法則取代舊的史觀。一九九○年代的歷史學研究則有幾個趨勢:一、方法論上,提出了對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的質疑。二、新實證方式的萌芽。三、地域研究。有兩種,即以學科為工具和作為一種學科方法的地域研究。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