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末稍糖尿病神經病變--目前的建議和未來期待的預防及治療 |
---|---|
作 者 | 李發恆; | 書刊名 | 藥學雜誌 |
卷 期 | 14:3=56 1998.09[民87.09] |
頁 次 | 頁66-73 |
專 輯 | 糖尿病專輯 |
分類號 | 415.6687 |
關鍵詞 | 末稍糖尿病神經病變;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在所有糖尿病的影響中有三分之一是末稍糖尿病神經病變(PDN),以高血壓和神經葡萄糖含量為主要致病原機轉。某些長期研究(諸如糖尿病控制和併發症研究及Stockholm研究)均致力於預防併發症(包括PDN )以及明確的說明使用胰島素治療,可使得體內葡萄糖濃度接近正常值並與維持和使血紅素A�u低於7.5%。(註:Peripheral Diabetes Neuropathy=PDN)在近五年糖尿病控制和併發症研究報告中載明PDN臨床發生率有減少64%之趨勢。對於PDN之致病原的治療在確認效力時,仍然存在各種不同的疑問。事實上,目前有二種可能適合治療疼痛的方式:ヾGlycaemic Optimisation、血紅素A�u值ゝ三環抑鬱劑適當使用。但於各種物質試驗中沒有任何一項已經可以證明有效的治療 PDN。如 Ganglioside(存於中樞神經組織的galactose Cerebrosides)、Aldose Reductase(醛醣還原酵素)抑制劑包括(Torestate、γ-Linolenic Acid、Levacecarnine" Acetyl-L-Carnitine")和Antioxidants(抗氧化劑)等,它們對於PDN的治療效力貧乏且經常出現不良作用。根據1988年San Antonio討論會報告中定義末稍神經病變是一種Demonstrable疾病,從任何一項臨床證明均發生在糖尿病患者之身體的或自主性的等部份末稍神經系統。世界衛生組織對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定義:神經纖維喪失,其中主要是感覺消失和足部潰瘍,因此亦建議內科醫師應盡心盡力深入建立後續治療步驟以及預防,可避免足部併發症或截肢。在IDDM和NIDDM最近的研究發現依糖尿病持續時間和年齡層,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糖尿病末稍神經病變,然而這種神經病變之流行趨勢是15%到50%且甚至更多。最近在義大利106個研究中心合併研究9000位糖尿病患報告中提及其中有2538位患有末稍神經病變(28.2%)和IDDM和NIDDM發生嚴重臨床現象時兩者並無不同差異。至於糖尿病持續時間和年齡層等代謝控制評估僅以血紅素A�u有關。糖尿病併發症無論是在研究中心直接或間接研究失敗者,仍然有相當的機率提供少量有效數據,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於1989年至1996年期間,在全美住院糖尿病人中有近似6%屬於這種情形的末稍糖尿病神經病變。在美國因糖尿病末稍神經病變住院治療有關併發症者是2.7%,其中少於40歲者佔27.4%,45-64歲者佔5.9%。讓人類隱憂的是年齡層下降,因此對糖尿病末稍神經病變擁有效力的預防或治療,應要有正確的瞭解。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