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推動綠色貿易機制 |
---|---|
作 者 | 陳致谷; | 書刊名 | 工業污染防治報導 |
卷 期 | 11:123 1998.06[民87.06] |
頁 次 | 頁1-3 |
分類號 | 445.9 |
關鍵詞 | 綠色貿易; 國際環境管理標準; 環保標章制度; 綠色採購法案; Green trade; ISO 14000; Green procurement; Ecolabel;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由生產綠色產品伴隨之綠色貿易 (green trade),將成為未來全球環境保護潮流下重要的經貿活動方式。9O年代以來,區域性經濟實體陸續產生(如歐洲共同體(EU)、北美貿易協定(NAFTA)或亞太經合會(APEC)等 ),相關的環保國際標準 (ISO 14000)亦隨之衍生。綠色產業的發展除具有消極 性的環境保護誘因外,並且是積極引導經貿方式與拓展市場的重要手段。我國現值經濟發展重要階段,並即將加入WTO,應充分了解全球綠色 貿易發展趨勢,提早研擬對策,建立相關環境管理系統,主動避免或減輕全球性綠色經貿風潮可能對我產業造成的衝擊。 以最近制定中之歐盟個人電腦環保標章規格標準為例,根據初步估計結果顯示,在 1999年時約僅有10-30%的產品可達到目前規格標準草案之要求;但在「產品環境宣告(Environmental Declaration)」這項環保標章規格標準要求下,咸認1999年時所有歐洲市場電腦產品皆需符合產 品環境宣告要求事項。根據歐盟負責個人電腦環保標章規格標準制定工作小組進度,將於1998年底求提交各會員國進行部長級表決並交付實施。 電腦資訊產業為我國重要出口產業,歐盟個人電腦環保標章規格標準對我國可能造成的影響絕對不可輕視。 綠色貿易機制的推動需避免形成違反國際慣例之技術性貿易障礙(Technical Barrier of Trade, TBT)。由於目前相關之多邊環保協議(Multilateral Environment Agreements, MEAs)仍尚未達成共識,因環境保護所形成之非技術性貿易障礙仍屬為大多數國家所默許。在邁向全球經貿關稅自由化 與環境保護轉型的過度階段(transition)中,綠色貿易最有可能成為各國管控經貿活動之門檻。 以下分別說明主要之綠色貿易機制,包括國際環境管理標準規範(ISO 14000)、環保標章制度(ecolabel)、政府綠色採購法案(green procure-ment)、溫室氣體管制所引發的能源產業更迭、資訊工業(IT)的發展與區域經濟體的興起。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