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方式對國小低成就兒童注意符號補救教學成效之探討=A Study on the Intervention of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by Applying CAI to the Low-Achievement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
---|---|
作者 | 游惠美; Yu, Huey-mei; |
期刊 | 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 |
出版日期 | 19980300 |
卷期 | 3 1998.03[民87.03] |
頁次 | 頁137-159 |
分類號 | 523.33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電腦輔助教學; 特殊教育; 低成就; 補救教學; 注音符號;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研究者在思及適性教育乃教育理想之實現、電腦輔助教學之於特殊教育的 應用非常具有潛力、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方式之研究尚少有人嘗試、注音符號之精熟乃學習之 起點等動機前提下,著手於從事探討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方式的研究。 研究目的。一、電腦輔助教學對於國小二年級低成就兒童的注音符號補救教學,學習效 果的探討。二、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對於國小二年級低成就兒童的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之學習效果,其影響情形的探討與比較。三、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法之教學過程配合應 用方式(CAI+傳統教學、傳統教學+CAI),對於國小二年級低成就兒童的注音符號補救教 學學習效果的探討。四、國小二年級低成就兒童對於電腦輔助教學接受度的探討。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實驗研究法,由新竹市東門國小二年級的學生中,根據年齡、性 別、智力、前測成績等變項考量,挑選出48位學生(男生32位;女生16位)為本研究之研 究樣本。研究分為四個實驗教學組:純電腦輔助教學組(CAI)、先實施電腦輔助教學後實施 傳統教學組(CAI+傳統教學)、先實施傳統教學後實施電腦輔助教學組(傳統教學+CAI)、純 傳統教學組(傳統教學),每組各有12位學生參與,男生8位、女生4位。此實驗教學共計 兩個月,每組實驗教學八次,每次四十分鐘。 研究結果。一、四種實驗教學對於低成就兒童的注音符號補救教學,學習效果都有顯著 的進步。二、四種實驗教學對於低成就兒童的注音符號補救教學學習效果,沒有顯著差異。 三、CAI+傳統教學、傳統教學+CAI兩個實驗教學模式,對於國小二年級低成就兒童的注 音符號補救教學效果,沒有顯著差異。四、國小二年級低成就兒童,在實驗教學前和實驗教 學後,對於電腦輔助教學的接受度,有顯著的正向改變。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