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或未開啟JavaScript功能,將無法正常使用本系統,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功能,以利系統順利執行。
返回
/NclService/
快速連結
跳到主要內容
:::
首頁
關於本站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國家圖書館
English
開啟查詢結果分析
查詢資訊
期刊論文索引(找篇目)
指令檢索
期刊指南(找期刊)
近代 (1853-1979年) 港澳華文期刊索引
漢學中心典藏大陸期刊論文索引
中國文化研究論文目錄
期刊瀏覽
檢索歷程
期刊授權
出版機構
公佈欄
常見問題
軟體工具下載
:::
首頁
>
查詢資訊
>
期刊論文索引查詢
>
詳目列表
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圓光佛學學報
2 1997.10[民86.10]
頁105+107-120
論及其釋
>
瑜伽部
相關文獻
「識」的詮釋--Vijnana與Vijnapti
"Vijñāna"(識)與"Vijñapti"(表識)的研究--以唯識思想為中心
有關阿賴耶識語義的變遷
藏本調伏天「唯識二十論釋疏」譯注研究
「起信論」與扶南大乘
清辨對瑜珈行派的三性思想之批判的探討--試以「般若燈論」第二十五章有關唯識學的附錄部分為解釋線索
佛教零簡
攝大乘論、成唯識論中的幾個論題之比較研究
淺探《唯識三十頌》之「八識三能變」
《辯中邊論》頌文中的兩種唯識三性說模型
頁籤選單縮合
基本資料
引用格式
國圖館藏目錄
全國期刊聯合目錄
勘誤回報
我要授權
匯出書目
題 名
「識」的詮釋--Vijnana與Vijnapti=A Discussion of Samkhya
作 者
陳一標
;
書刊名
圓光佛學學報
卷 期
2 1997.10[民86.10]
頁 次
頁105+107-120
分類號
222.13
關鍵詞
識
;
唯識
;
了別
;
表象
;
表識
;
顯現
;
瑜珈行
;
唯識二十論
;
攝大乘論
;
Vijnana
;
Vijnapti
;
語 文
中文(Chinese)
頁籤選單縮合
推文
引用網址
引用嵌入語法
Line
FB
Google bookmarks
本文的引用網址:
複製引用網址
本文的引用網址:
複製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