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清代乾隆朝封贈制度研究=A Study on the Bestowal of Titles of Honor in the Ch'ien-Lung Reign of the Ch'ing Dynasty |
---|---|
作 者 | 唐瑞裕; | 書刊名 | 國立編譯館館刊 |
卷 期 | 26:1 1997.06[民86.06] |
頁 次 | 頁95-114 |
分類號 | 573.417 |
關鍵詞 | 清; 乾隆朝; 封贈制度;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中國歷代王朝為了推恩大官重臣,除了授予官員本身職官外,也授予官員本身及 其妻室爵位名號之封典,更將官爵名號授給官員的父母和祖先,這就是封贈制度。封贈制度 的精神,除了顯榮官員本身,還可以推恩逮及自己父母妻室祖先,以發揚崇尚孝道精神。清 代封贈制度,沿用明制。清聖祖康熙初年,實施以「覃恩封贈」遇國家慶典廣予百官封典。 清代封贈制度分「予封」及「貤封」兩種。所謂「予封」是指皇帝遇「覃恩」,除封授官員 本身品級階官及其妻室命婦稱號外,並按品級封贈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有別。所謂「貤 封」是指官員遇「覃恩封贈」時,為感念親族長輩教養恩育之情,可以呈請貤封,即以本身 妻室受封之階官名號,可以呈請移授自己的親族尊長。清代封贈官員妻室和祖先,按品級不 同,頒授誥命或敕命兩種。有職官員固然按不同階官可以穿戴不同章服,無職之人亦可以按 所得階官的章服穿戴以顯榮耀。本文謹參考《大清會典》、〈清高宗本紀〉、〈清代宮中檔 乾隆朝奏摺〉等史料,以說明清代封贈制的由來和內容。並以乾隆朝官員奏請貤封贈的實例 說明清代封贈制度的實際執行情形。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