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晚明閒賞美學之品味鑑識系統=The Appreciation System of the "Hsien-Shang" (Leisurely Appreciation) Aesthetic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
---|---|
作 者 | 毛文芳; | 書刊名 | 國立編譯館館刊 |
卷 期 | 26:2 1997.12[民86.12] |
頁 次 | 頁239-263 |
分類號 | 182 |
關鍵詞 | 晚明; 美學;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晚明時期的美學,具有獨特的「閒賞」風格, 當時文人普�F嚮往閒適遊隱、清雅 玩賞的生活模式。美的鑑識必須牽涉審美主體內在的品味,「品味」就是一種美學的認識方 式,晚明文人在面對審美對象時,有一潛藏於審美主體內在的普�F原理提供判斷依據,這個 潛藏的普�F原理來自傳統 -- 「古」,文人是以傳統文化積澱出來的整體美感,來對審美對 象進行品味。至於晚明文人由「古」所積澱出來的美感,如何形成賞鑑品味的具體模式呢? 一般而言,文人對於賞鑑對象的審美方式,並不採取嚴謹的論物判斷,本論文提出「比較」 、「宜稱」與「換位」等三種模式,為晚明閒賞美學之品味鑑識系統試作解析。「比較」的 品味系統之下,筆者依文獻所呈現的�d述習性,釐析為「分品」與「別類」兩種鑑藻模式。 「宜稱」的品味系統,在表訴當時最重要之「相宜相稱」的觀念,講求為賞鑑對象提出相配 相稱以供對照之審美條件,本節分別由時宜、瓶花之宜、合於古制與物理、位置得宜、相互 配稱之美感強化等諸層面闡述「宜稱」的品味模式。「換位」的品味系統,討論了不同審美 對象之間美感橫越的情形,例如以美景印證古畫、鼎彝或雕玉;例如以人的各種風度氣質, 或美人的美貌容態作為美感「換位」之憑藉,美人與花二者因具有共通的特質,因此換位可 帶來相互滲透的美感。審美主體在審美對象之彼此跨越中,獲致了相加相乘的美感體驗。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