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用佛教來救國:梁啟超佛學政治理念的建構=Using Buddhism to Save the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Liang Qichao's Idea of Buddhist Politics |
---|---|
作者 | 倪管嬣; Ni, Kuan-nin; |
期刊 | 政大史粹 |
出版日期 | 20150600 |
卷期 | 28 2015.06[民104.06] |
頁次 | 頁39-68 |
分類號 | 570.9208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梁啟超; 佛學; 救國; 新民; 公德; Liang Qichao; National salvation; New citizen; Social morality; Buddhism; |
中文摘要 | 歷來學者們對梁啟超的討論主要關注兩個面向:第一為政治面向;第二是學術面向。然在本文中所欲提出的,是在政治行動思想的貫徹力、傳統儒學和西方新學間的挑戰與回應之外,學者們較少深究的另一面向,那就是梁啟超是位熱衷於佛教的知識份子,撰寫過諸多佛學與佛教歷史文章,在佛教研究方面可說是開創性的人物之一。過去學者在提到梁啟超「佛學」與「政治」的議題時,多以「佛學是為政治服務」為前提來做論述,此種先入為主的觀點筆者認為並不客觀,還有重新檢討的必要。梁啟超佛學研究之脈絡,是在與佛學研究的師友們影響之下,表現一種訴諸佛學融入治國理念的行文模式。梁啟超所認定的人民與國家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國家安定富強的基礎是建立在有著優良道德的新民身上,再由每個人將其私德提升為公德,並將公德推之於國家。梁啟超的佛教思想,是包括純理論的研究,和現實的實踐方針,《論佛教與群治之關係》可說是後者的典型代表,人民與國家的發展,是可得益於佛教,展現其佛學與政治理念的建構基礎。 |
英文摘要 | 歷來學者們對梁啟超的討論主要關注兩個面向:第一為政治面向;第二是學術面向。然在本文中所欲提出的,是在政治行動思想的貫徹力、傳統儒學和西方新學間的挑戰與回應之外,學者們較少深究的另一面向,那就是梁啟超是位熱衷於佛教的知識份子,撰寫過諸多佛學與佛教歷史文章,在佛教研究方面可說是開創性的人物之一。過去學者在提到梁啟超「佛學」與「政治」的議題時,多以「佛學是為政治服務」為前提來做論述,此種先入為主的觀點筆者認為並不客觀,還有重新檢討的必要。梁啟超佛學研究之脈絡,是在與佛學研究的師友們影響之下,表現一種訴諸佛學融入治國理念的行文模式。梁啟超所認定的人民與國家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國家安定富強的基礎是建立在有著優良道德的新民身上,再由每個人將其私德提升為公德,並將公德推之於國家。梁啟超的佛教思想,是包括純理論的研究,和現實的實踐方針,《論佛教與群治之關係》可說是後者的典型代表,人民與國家的發展,是可得益於佛教,展現其佛學與政治理念的建構基礎。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