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因應環境變遷之水環新思維 |
---|---|
作 者 | 曾淳錚; 蘇玫心; 應堅聖; 陳志方; 郭遠錦; 林志墩; | 書刊名 | 中華技術 |
卷 期 | 100 2013.10[民102.10] |
頁 次 | 頁74-85 |
分類號 | 441.61 |
關鍵詞 | 環境變遷; 都市防洪; 環境工程; 再生水; 碳足跡;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為降低人類活動對環境產生的負面衝擊,以及全球性環境變遷對生命財產的威脅,工程規劃及設計均應有創新及突破等配合(或依附)環境生存的新思維。都市化發展使降雨集流時間縮短、逕流係數增加,造成地表逕流量提升,加上極端降雨頻率升高,水利設施已朝上游保水、中游減洪及下游防洪之新構想規劃。配合綠建築政策,基地保水已納入都市設計審議重點,未來逐步藉由洪災保險、雨水管線維護費、洪災預警等政策性手段,減輕洪災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水資源總體政策在環境變遷影響下益發凸顯其重要性,目前經濟部水利署除推動國內水處理與再生水產業的發展外,亦依地理環境及用戶端需求等因素,選定具回收再利用潛勢之既有污水處理廠評估推動可行性。另一方面,為降低環境變遷影響程度,世界各國無不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的制約,藉由碳足跡追蹤及盤查等做為工程(或產品)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之估算依據,並研擬適切的低碳生活以及減量計畫。針對降低污水下水道營運過程所產生之溫室氣體,有效對策包含採用節能機械設備、改善電力系統節能設計及調整操作運轉流程,水資源回收中心則藉由創能(再生能源)措施,包含太陽能、風力、水力、沼氣或其他生質能等,以降低處理程序本身對外部能源之依賴。作為時代工程師,應不以現況為滿足,進而激勵並創造新構想,始足以面對日益嚴重且難以預測之環境變化。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