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相關文獻
- 批評的邏輯與問題的所在:回應李丁讚與陳建忠教授 [評蕭阿勤著《回歸現實》(臺北市:中央硏究院社會學硏究所, 2008)]
- 「臺灣文化」的歷史建構--一個初步的試論
- 世代如何浮現:評蕭阿勤著《回歸現實》 (臺北市:中央硏究院社會學硏究所, 2008)
- 駁雜的認同,幽微的文心:評蕭阿勤著《回歸現實》(臺北市:中央硏究院社會學硏究所, 2008)
- 竹塹文人鄭用錫、鄭用鑑散文的文化意涵及其題材特色
- 臺灣歷史與語言的光復
- 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
- 清治時期臺灣遊宦散文的特色及其影響
- 面對臺灣歷史傷口--一個歷史與文學的角度
- 面對臺灣歷史傷口--一個歷史與文學的角度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批評的邏輯與問題的所在:回應李丁讚與陳建忠教授 [評蕭阿勤著《回歸現實》(臺北市:中央硏究院社會學硏究所, 2008)]=The Logic of Criticism and the Source of Problem: A Reply to Professors Lii and Chen |
---|---|
作者 | 蕭阿勤; Hsiau, A-chin; |
期刊 | 臺灣社會學刊 |
出版日期 | 20090600 |
卷期 | 42 2009.06[民98.06] |
頁次 | 頁211-226 |
分類號 | 733.2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回歸現實; 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 世代; 臺灣歷史; 臺灣文學; 臺灣文化; 社會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