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玉澗「瀟湘八景圖」東渡日本之前--「三教弟子」印考=Yu Jian's Painting Eight Views of Xiao-Xiang Prior to Being Brought to Japan: A Study of the “Sanjiao Dizi” Seal |
---|---|
作 者 | 衣若芬; | 書刊名 |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
卷 期 | 24 2008.03[民97.03] |
頁 次 | 頁147-174+325 |
分類號 | 945.4 |
關鍵詞 | 玉澗; 若芬; 瀟湘八景圖; 三教弟子; 鮮于樞; 鮮于去矜; Yu Jian; Eight views of Xiao-Xiang painting; Sanjiao Dizi; Three religions disciple; Xianyu Shu; Xianyu Qujin;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宋末元初畫僧玉澗所繪的「瀟湘八景圖」,大約在十四世紀末至十五世紀初流傳到日本。原作本共八幅,現今僅存三幅。 在玉澗的「瀟湘八景圖」上,各幅均鈐有「三教弟子」朱文方印,其中「瀟湘八景」之「洞庭秋月圖」上除了「三教弟子」印章之外,還有一枚「北山文房之印」,兩枚印章的歸屬一直未嘗被深入探討過。 一般認為「三教弟子」印即玉澗所有,為玉澗親自題讚其畫後所鈐。至於「北山文房之印」,則以為是曾經擁有玉澗「瀟湘八景圖」的足利義滿(1358─1408)的鑑藏章。 本文考察了「三教弟子」印章,發現在比玉澗的時代稍晚的書法家鮮于樞(1246─1302)的作品上,鈐蓋了字體和大小(三公分見方)與玉澗「瀟湘八景圖」中一模一樣的「三教弟子」印,從而探討鮮于樞自稱「三教弟子」的原因。再比對玉澗「瀟湘八景圖」題畫詩和鮮于樞、鮮于樞之子鮮于去矜(約活動於1321─1323前後)的瀟湘八景散曲,三者不但內容相近,韻腳相符,而且和玉澗「瀟湘八景圖」的畫面相印證。 經由研究南宋至元代,環繞於浙江杭州與金華,以鑑賞書畫為共同雅好的文人文化圈,推想「北山文房之印」的主人,或許是與鮮于樞往來密切的郭天錫(約1227─1302)。自從現身於日本將近六百年來,玉澗「瀟湘八景圖」東渡之前的一段收藏經歷,在本文中得到了初步的解析。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