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鄭月波「隔紙畫」與「指畫」創作研究=Permeable-paper Painting and Finger Painting of Cheng Yet-Por |
---|---|
作 者 | 盧瑞廷; | 書刊名 | 書畫藝術學刊 |
卷 期 | 3 2007.12[民96.12] |
頁 次 | 頁345-376 |
分類號 | 940.99208 |
關鍵詞 | 臺灣美術; 鄭月波; 指畫; 隔紙畫; 水墨畫;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水墨繪畫於中國二十世紀初的20年代,徐悲鴻與林風眠先後大力提倡融合東西方藝術,改革中國繪畫,激起了「傳統與創新」的風潮。鄭月波三0年代在杭州、上海求學與教學正是中國繪畫力求改革最迫切的地方。鄭氏的生平與畫風以中國大陸、台灣及美國為主要的發展地域與畫風分期,在台灣組「八朋畫會」長年奔走於台、美之間,以畫會友舉行展覽並多次巡迴畫於東南亞各國。 關於鄭月波的創作理念,他主張融合東西方藝術之長、表現個性及時代感,在創作的風格表現上有「寫實」亦有「寫意」。台灣在50年代,追求革新的畫家們,瞭解到「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自由表現風格之後,驀然地驚覺到可以運用傳統筆墨書寫性及偶然性的效果,來開拓新的繪畫領域,鄭氏藉此發展出他個人的「隔紙畫」表現技法;筆者上探起源與背景,分析「隔紙畫」的創作精神與表現過程。歸納作品後分類為:斑剝肌理效果、揉皺的白紋效果及「迷象畫」等。 「指畫」的歷史淵源,雖然始於唐朝,而明、清兩代亦有指畫家,然而傳世的畫跡,除了清代高其佩之外,極少見到指畫作品。作者從指畫的發展探源及近代指畫畫家代表簡介,並比較指畫與筆畫的不同特質;深入分析鄭月波的「指畫技法」、「寫實指畫」與「寫意指畫」的風格,以及運用「撕紙筋」的效果及「聚群式」構圖也是鄭氏力求開創水墨繪畫的新的可能性。 鄭氏的創作與推廣美術教育的影響,遍及台灣與東南亞各地,尤其在台灣藝專任科主任時聘請名家任教影響至為深遠。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