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意識規定存在與存在規定意識:對「規定」意義的探討,並朱堅章老師「環境使然」之說進一解
- 「存有的前提」與「認識的前提」論三種邏輯上可能的關係--以哲學史上實際出現過的三種主張為例的探討
- 青年馬克思對康德、費希特法哲學的揚棄--從馬克思「給父親的信」說起
- 新康德主義、新黑格爾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 否定性與絕對倫理--由黑格爾之自然法論文談現代社會之危機
- 試論馬克思主義者對黑格爾矛盾學說的揚棄
- 黑格爾對康德道德觀之解析與揚棄--以「基督教精神及其命運」為文本
- 從黑格爾看康德之道德哲學
- 論黑格爾哲學中影響馬克思的幾個課題﹣﹣兼論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
- 當代新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學之重檢:以牟宗三哲學與德意志觀念論為研究中心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意識規定存在與存在規定意識:對「規定」意義的探討,並朱堅章老師「環境使然」之說進一解=Consciousness Determines Being, or Vice Versa?--A Study of the Concept “Bestimmen”, and an Exponent of Prof. Chu's Saying: “Due to the Condition” |
---|---|
作 者 | 孫善豪; | 書刊名 |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
卷 期 | 17 民95.06 |
頁 次 | 頁99-125 |
分類號 | 570.9208 |
關鍵詞 | 規定; 康德; 黑格爾; 馬克思; 朱堅章; Bestimmen; Kant; Hegel; Marx; Zhu Jian Zhang;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規定」並不是一個可以望文生義的簡單概念。它至少有兩種意義:一是因果意義,一是條件意義。後者,或許毋寧才是這個概念 (在德國哲學傳統下的) 真正的使用方式。一旦理解了這個概念的使用方式,則或許就可以:1.釐清馬克思「不是意識規定人的存在,而是人的社會存在規定人的意識」的意義;2.對於「環境使然」之說有一個另外的解釋。 |
英文摘要 | The German term “bestimmen” is not to be literally understood. Itis rather ambiguous: on the one hand, it means “cause”, on the other hand it means “condition”. The later is rather the proper use of this word in the tradition of German Idealism. As this usage is recognized, both the meanings of (1) the Marxist famous formula “it is not the consciousness of men that determines their being, but rather their social being determines their consciousness” and (2) Professor Zhu's saying “due to the condition” should be cleared.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