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Pasibutbut是個上達天聽的工具,一架頂天立地的雅各天梯:接著葛羅托斯基說「藝乘」
- 從「動即靜」的源頭出發回去:一個受葛羅托斯基啟發的「藝乘」研究
- 從精神性探索的角度看葛羅托斯基未完成的「藝乘」大業:覺性如何圓滿?
- 一個萬人參與演出的「溯源劇場」:目瑙縱歌的身體行動方法(MPA)研究
- 節慶、信仰與抗爭--明清城隍信仰與城市群眾的集體抗議行為
- 己卯年雞籠慶讚中元祭典區域與儀式空間
- 涼山彝族「驅鬼經」的人鬼交感儀式
- 浙江的地方戲與宗教儀式
- The Effect of Phonetic Instruction on Performance of Liturgical Latin Diction for Middle School Mixed Choirs
- 妊娠、安胎暨「妊娠宇宙觀」--性別與文化的觀點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Pasibutbut是個上達天聽的工具,一架頂天立地的雅各天梯:接著葛羅托斯基說「藝乘」:Pasibutbut as an Ideal Instrument of Grotowski's Art as Vehicle |
---|---|
作者 | 鍾明德; Chung, Ming-der; |
期刊 | 戲劇學刊 |
出版日期 | 20050700 |
卷期 | 2 民94.07 |
頁次 | 頁7-38 |
分類號 | 984.17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葛羅托斯基; 藝乘; 儀式; 八部音合唱; Art as vehicle; Jerzy Grotowski; Pasibutbut; |
中文摘要 | 「藝乘」可說是波蘭戲劇大師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 1933-99)的傳世之作:在二十紀前仆後繼的各式各樣藝術創新之中,藝術也常常被提昇到精神的層面。然而,在戲劇界,能夠超出傳統「為了娛樂,也為了教化」(寓教於樂)的人文精神窠臼的,卻幾乎只有葛氏一人以實際關動,將藝術提昇到一種「演出自己、身證圓滿」的精神鍛練法門的地步──他稱之為「藝乘」(Art as vehicle)。 布農族人的Pasibutbut可說是最早蜚聲國際的一首臺灣原住民歌曲,臺灣的民族音樂學家們多對布農族的歌謠做過或廣泛或長期的研究。然而,他們除了記錄、分析之外,很少就Pasibutbut的儀式歌曲性質、特色以及其所要完成的目標──bisosilin(和諧)──做進一步的探索。本論文從儀式參與者的角度,仔論證Pasibutbut作為一首神聖祭歌的主要特色,說明其的確可做為葛氏理想的一個藝乘工具。附帶的結論是:「藝乘」也可以是當代藝術展演的一個好好的創作方法。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