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東線開戰前德蘇兩國軍力比較 |
---|---|
作 者 | 楊晨光; | 書刊名 | 軍事史評論 |
卷 期 | 10 2003.08[民92.08] |
頁 次 | 頁75-88 |
分類號 | 599.12 |
關鍵詞 | 第二次世界大戰; 歐洲戰場; 德國; 蘇聯; 軍事科技;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事科技的發展,其實比蘇聯強不了多少,而其陸軍部隊的摩托化程度也不如想像中來的高。一般人高估了德國科技的程度,甚至認為蘇聯的軍事科落後德國遠甚。這樣的偏見實是因冷戰雙方陣營互相貶抑對方,所造成的認知困擾之一。就某些層面來講,蘇聯的軍事科技實和德國不相上下甚或先進,這是不容爭辯的實實。 德蘇開戰不久後,紅軍馬上學習德軍將戰中集中配置成立裝甲師,運裝甲兵的戰術也和德軍想同,結果,德軍戰車在品質和數量上分遜於穌聯紅軍,因此戰鬥起來再也不得心應手快速前速。故在紅軍以德軍為師重整裝甲師之後,德軍就只能掙前進再也無法任意突穿蘇聯紅軍戰線。 德軍在戰術上的絕佳優勢一消失,軍力之高低立即扭轉。一九四二年底,紅軍在史達林格勒突出部的底端,從兩方以大量戰車部隊突破切斷德字第六軍團和德軍戰線的連繫,會師合圍史達林格勒德軍,是紅軍終於學習德軍裝甲兵戰術成功的里程碑。而若非德軍官質素質高超,德蘇東線戰爭早在一九四三年即可宣告結束。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