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The Predicament of Indigenisation: Constructions and Method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Otherness in Chinese Ethnography=本土化的困境:中國民族誌中「異己性」的建構及方法論的後果 |
---|---|
作 者 | 熊彪; | 書刊名 | 臺灣人類學刊 |
卷 期 | 1:1 民92.06 |
頁 次 | 頁147-178 |
分類號 | 501 |
關鍵詞 | 本土研究者; 本土化; 社會科學中國化; 他性; 研究機構; Native researcher; Indigenisation; Sinicized social sciences; Alterity; Research organisations; |
語 文 | 英文(English) |
中文摘要 | 本文以中國「本土研究者」為主題,將這個主題放在後殖民主義及東方主義更寬廣的議題中討論,特別是有關本土化的文化論邏輯問題;後者正是社會科學跨學科的一種趨向。本文並未含括所有相關的爭論,而主要是以人類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為例,闡明「本土研究者」這個觀念。 理想上,本土社會科學運動有助於中國及海外人類學的發展。然而,「本土研究者」這個觀念與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所常見的文化國族主義高度相容、糾纏不清,並具有排他性及負面的方法論意涵。 過去二十年,社會科學本土化或中國化在中國已有可觀的論述,相對地,較少論及方法論對於研究者的意涵。乍看之下,這樣的現象頗為奇特,因為方法論缺陷的修正,正是該運動理論上關注的核心。缺乏這種問題意識的一個原因是:恰與他們倡導的論點相反,本土社會科學對於殖民人類學理解的當地人/外來者二分法的根本正當性視為當然,未加質疑,反而想像只要顛倒以往的權力關係,就可以賦權給「土著」。在社會科學以族群性取代階級做為「主要範疇」的國際趨勢下,可以預期將對這個主題與相關的概念做更詳盡的探討,凸顯「本土化」這個議題。 當社會科學聲稱可使我們更貼近真實的同時,也冒著理論與研究結果跟這個不明確的目標混淆的危險。我們沒有必要辯論或反駁「土著研究者」所明示的或隱含的先天優越性的主張,但是有理由質疑和拒絕其理論上的基礎。本文認為本土性的認識論性質,既非原生的,也不是絕對的。不論「我群」或「他群」是否終將成為土著,這通常是「本土化」與「異己化」雙重過程且具政治性的結果。人類學中國化的方法論立場,是由文化論的/國族主義的假設所支持;嚴格地說,這些假設模糊了而不是增進社會現實的理解。 大體而言,中國的本土社會科學運動尚未如他們所倡議地提出全然不同於西方學術的另一種可能。雖然如此,我們不能忽略研究中實際的差異;將本土/非本土的二分全然摒為虛構或視為一種政治教條,是天真幼稚的想法。本文主張,與其從血緣和文化的根源性,不如從其歸屬的學術機構來看待「本土研究者」,這將對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研究者與研究工作,以及研究者與「非本土研究者」之間的關係,可以有更令人滿意的理解。 |
英文摘要 |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topic of the Chinese "native researcher" with illustrations taken from anthropology,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While movements for indigenous social scienc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aid the development of anthropology, the "native researcher" is an idea that is also highly compatible with a kind of cultural nationalism that has both excluding traits and negative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The culturalist assumptions underpinning the methodological stance implied by sinicized anthropology are bound to obscure more than promote a fruitful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eality, but it would be naive to dismiss this native/non-native dichotomy as wholly fictitious or regard it as nothing but a political slogan. However, it is argued here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ive researcher" in terms of organisational belonging, rather than in primordial terms of blood and culture, would make for a more satisfactory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er's relation to the people he or she studies, to his or her research, and to other, "non-native" researchers.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