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北臺灣某育幼院受虐兒童青少年之精神病理研究=Psychopathology of Maltreated Children in a Foster Institute in Northern Taiwan |
---|---|
作 者 | 周妙純; 陳美珠; 丘彥南; 高淑芬; | 書刊名 | 臺灣精神醫學 |
卷 期 | 17:2 2003.06[民92.06] |
頁 次 | 頁118-133 |
分類號 | 415.9517 |
關鍵詞 | 兒童虐待; 精神病理; 精神疾病; 寄養機構照顧; Child maltreatment; Psychopathology; Psychiatric disorders; Foster care;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目的:探討安置於機構之受虐兒童青少年的精神病理特徵,並比較安置機構中主探照顧者和臨床工作者所觀察到之心理行為問題之異同,以提供我國兒童保護實務規劃及執行之參考。 方法:以民國86 年7 月1 日至87 年12 月31 日止,以臺灣地區北部縣市政府社會局(科)轉至某育幼院執行保護安置之新進受虐兒童青少年為對象,經由一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團隊,透過標準化的評估及處理流程,收集其社會背景及心理行為問題相關資料,施行精神病理評估及相關精神疾病診斷,而後進行描述性的資料分析。另配對選取30 名社區國小及國中學生為對照組,以兒童行為檢核表(CBCL 父母版)進行對照分析。 結果:共收集3 至19 歲之受虐兒童青少年44 名(男26 人,女18 人),其智力分布介於中等智能至中度智能不足;精神病理方面:95%個案有內在性情緒困擾,73%個案有外顯性行為困擾;診斷方面:95%個案有臨床精神疾病之診斷,包括憂鬱症(32%)、適應障礙症(30%)、行為規範障礙症(21%) 及創傷後壓力障礙症(20%)、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8%)等;70%有多重診斷,女性出現憂鬱症及分離焦慮症的比例顯著高於男性。兒童行為檢核表對照分析顯示,受虐組在各項得分均顯著比對照組高,特別是總分及外化、非行、過動、攻擊、退縮等量尺,更達特別顯著差異。 結論:接受機構安置之受虐兒童青少年有明顯不容忽視的精神病理現象及極高之精神疾病顯病率,視有高比例的特象及育高之;主探照顧者高對其心理行為困擾有敏銳之察覺及有效協助之能力。在受虐兒童青少年的機構保護安置計畫中,應包含積極的精神醫療之評估與處置,以提供受安置個案醫療之高之。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