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勢」的美學--費諾洛薩[Ernest Fenollosa]和龐德[Ezra Pound]的中國文字理論之再評價=Esthetics of "Shi"(勢): Fellnollsa and Pound's Theories of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Re-critiqued |
---|---|
作 者 | 蔡宗齊; | 書刊名 | 東華漢學 |
卷 期 | 1 2003.02[民92.02] |
頁 次 | 頁83-103 |
分類號 | 802.2 |
關鍵詞 | 費諾洛薩; 龐德; 勢的美學; 勢能; 詩媒介; 中國文字; 書法;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本文旨在批費諾洛薩和龐德的中文字理論和中國「勢」的美學加以比較,從而重新評價《作為詩媒介的中國文字》的中國文字理論。文章首先說明費諾洛薩和龐德所關心的不是中文字的形象性,而是它們的勢能,並且討論這種勢能在古文字學中的體現。其次,討論中國書法風格和理論的進化如何印證費、龐二氏關於中國文字具有保存和發展其自身勢能的能力之判斷。第三,考察龐德是如何運用他在中國文字勢能上的發現,來證實他自己的「動勢形象」(Kinetic Imagery)的理論。第四,探討龐德與中國的勢的美學在更廣闊的中西宇宙觀層次上所票示的根本不同之處。第五,證明費、龐二氏確實意到這種根本不同,並且有意識根據意象主義理想以及意新塑造西方詩學的需要,重新解釋了中國文字所具有的勢能。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