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身體心像照顧模式於改善愛滋病患身體心像紊亂之個案護理
- 照護一位診斷初期愛滋病毒感染者之護理經驗
- 群體測試資料的檢定--極端值模型
- 醫療人員接觸愛滋病毒污染之體液後的處理
- 愛滋病患者之口腔表徵
- Ganciclovir於感染CMV愛滋病患之藥物動力學評估
- 愛滋病毒(HIV)感染者飲食營養知識及相關因素
- Detection of HIV Proteins and Genomes in Lymph Nodes of AIDS Patients: Evaluation of ELISA/Serodia Assay for HIV Serodiagnosis
- 愛滋病藥物與病患衛教介紹及未來展望
- 中西藥物在愛滋病感染上所扮演的角色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身體心像照顧模式於改善愛滋病患身體心像紊亂之個案護理:Use of a Body Image Care Model to Deal with Body Image Disturbance of a Patient with AIDS |
---|---|
作者 | 邱飄逸; 林麗嬋; Chiou, P. Y.; Lin, L. C.; |
期刊 | 護理雜誌 |
出版日期 | 20020600 |
卷期 | 49:3 2002.06[民91.06] |
頁次 | 頁95-102 |
分類號 | 419.78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愛滋病; 身體心像紊亂; 身體心像照顧模式; 耗損症候群;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Body image disturbance; Body-image care model; Wasting syndrome; |
中文摘要 | 愛滋病程與治療常導致病患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層面的身體心像紊亂衝擊;本文以身體心像照顧模式為架構,照顧一位因耗損症候群而導致身體心像紊亂之中年男性愛滋病患,其模式之要素可運用於護理過程,要素包括:真實身體、理想身體、呈現身體、因應策略、社會支持系統、環境與自我心像;經過此模式之護理評估後,發現個案各層面的護理問題包括:因愛滋病程與食導念珠菌感染導致耗損症候群而威脅真實身體;因耗損症候群失去理想的身體外觀後,對理想身體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因病程而影響個案與朋友互動的社會支持系統;上述問題均導致個案對自我心像有負向的描述。經過護理措施協助個案逐漸恢復真實身體,對理想身體有合理的期望,以及促進與支持系統的互動,最後達到正向的自我心像主觀描述。期望此護理經驗有助提升醫護人員對愛滋病患身體心像紊亂問題之關注與照護品質。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