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複拍子的指揮應用模式--以德布西前奏曲「牧神的午後」與莫札特的第四十號交響曲第二樂章為例=A Study of the Modified Conducting Patterns Based on Debussy's Prelude "The Afternoon of a Faun" and Mozart's Second Movement of the Symphony No. 40 |
---|---|
作者 | 呂淑玲; |
期刊 | 藝術學報 |
出版日期 | 20020600 |
卷期 | 70 2002.06[民91.06] |
頁次 | 頁161-170 |
分類號 | 911.86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複拍子; 指揮; 德布西; 莫札特; |
中文摘要 | 本文的研究動機在於:複拍子(Compound Meter)的指揮模式在眾多的指揮書中,大部分只著重在6/8拍的基本觀念與基本打法,對於相關的複拍子(如9/8, 12/8)的進階打法,並無詳盡的介紹。然而有無數的經典音樂皆是由複拍子構成,因此進一步的探討複拍子的打法,實有其必要性。印象派音樂大師德布西的前奏曲《牧神的午後》主要由複拍子寫成,在其極端複雜與多樣的音樂形態下,如何打出極具音樂線條的指揮,對於指揮家來說其實是一大考驗。在本文中即藉著德布西與莫札特的經典之作來討複拍子的指揮應用模式,在強調中心點的指揮打法(focal point)中,除了對照德布西在音樂上的要求外,並進行一連串的邏輯分析,最後再歸納整理出在此前奏曲中,幾種關於6/8拍,9/8拍以及12/8拍的指揮模式。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