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來源資料
相關文獻
- 宋代文話及評點書之文學理論舉隅
- 《文心雕龍》與《拙堂文話》
- Light and Desire: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ies and Media--A Case Study on "Struggle for Hope" of Yo-yo Ma's Inspired by Bach
- 同異全識--試析葉維廉的文學理論
- 生態批評,文學理論與生態學的真實性
- 「遍照隅隙.通觀衢路」--「文心雕龍」全書組織體系之探析
- Falling into Step: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ies and Media--A Case Study on "Falling down Stairs" of "Yo-yo Ma:Inspired by Bach"
- 謝靈運山水詩中的情景關係試探
- 「靈山」:文學虛無的歸宿
- 隔海的文學觀察--評介古遠清《臺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
頁籤選單縮合
題名 | 宋代文話及評點書之文學理論舉隅:The Literary of Wen-Huah and Pyng-Dean-Shu in Sony Dynasty |
---|---|
作者 | 林翠芬; 賴奕倫; Lin, Trei-fen; Lai, Yi-lun; |
期刊 | 國立虎尾技術學院學報 |
出版日期 | 20020300 |
卷期 | 5 2002.03[民91.03] |
頁次 | 頁13-25 |
分類號 | 802.7 |
語文 | chi |
關鍵詞 | 文話; 評點書; 文學理論; |
中文摘要 | 宋代雖是理學盛行的朝代,文學的生命依舊盎然,各類文體競相綻放,創作者有之,批評家亦有。批評文學之作品如詞話、詩話甚多,而文話則寥寥可數,雖然為數不多,卻有可觀之處;而評點之書,以圈點批抹方式指出古文之法,更為評點之學所本。本文透過陳騤《文則》、李耆卿《文章精義》兩本文話,與呂祖謙《古文關鍵》、謝枋得《文章軌範》兩本評點之書,就其論述要點,耙梳其中相關之文學理論,包括古文根源、文體與風格、古文義法與修辭技巧等,藉此尋索作品所含各類話題。四本著作之中,關於古文根源、文體與風格、古文義法之論點,則未若修辭技巧之豐贍可觀,蓋《文則》則為我國第一部修辭學專書,因而羅列之修辭技巧尤多,其餘三書則間或提及,本文僅就通俗、恰當、列舉分承、起事盡事(首尾呼應)、助詞、繁簡、譬喻、模擬(仿擬)、倒裝、交錯、層遞、感嘆、析字、引用(兼省略)等諸多修辭技巧,進行分析,足可洞見創作者固有獨家之竅門,亦有類化之經驗。文化總在承傳之中,文學亦屬文化之一環,由創新而傳承,使薪火相延相續,正是文話與評點書所要捕捉的脈絡。 |
本系統之摘要資訊系依該期刊論文摘要之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