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蛻變的青春--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原因之兩性差異
- 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
- 兩性教育--談青少年生理尷尬現象
- Menarche and Menstruation through the Eyes of Pubescent Students in Eastern Taiwan: Implications in Sociocultural Influenc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ssues
- 國中學生數學自我概念與數學學業成就相互效果模式之縱貫研究--性別差異與城鄉差距之觀點
- Perceptions of Academic Self in Ability-Grouped English Classroom: A One-Year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 Investigating Academic Self-Concept among EFL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Proficiency Level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L Student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Language Performance
- 淺談現代家庭與青春期子女的親子衝突
- 外源甲基轉移酶核酸之表現對甜楓苗木生長及生理性狀之影響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蛻變的青春--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原因之兩性差異=The Impact of Gender on Youth Self-concept |
---|---|
作 者 | 周愫嫻; | 書刊名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
卷 期 | 32 2001.11[民90.11] |
頁 次 | 頁375-396 |
分類號 | 544.67 |
關鍵詞 | 自我概念; 性別差異; 生理變化; 青春期; 個人反應; Self-concept; Gender difference; Biological change; Puberty; Personal reaction;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三:第一,分析社會團體如何看待兩性青少年生理發育的變化;第二,分析兩性青少年個人如何受到自己生理發育與社會團體觀點的影響;第三,驗證生理發育、文化標準、社會反應和個人反應對兩性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影響之同異。本研究以問卷訪談方式,收集了1808名臺灣地區一般在學國、高中職學生資料,並利用多變項迴歸統計法進行分析。主要研究發現有(一)兩性在青春期,形成自我概念時社會給予成長正面的反應,自己也給予正面的反應,可以塑造出青少年正面的自我概念。且這些社會反應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性,不性別,同儕影響力均為優先,其次是老師和父母。(二)形成自我概念時,兩性在青春期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生理因素對女生自我概念之形成比較重要,對男生則無影響;但擁有異性普通朋友對男生形成正面自我概念比較重要,對女生則無影響。本文也建議從三方面幫助青少年建立正面自我概念:(一)正面的社會反應:增加同儕、老師、父母對青少年的讚美和接納,可減少青少年對生理變化的焦慮的和壓力,進一步增加青少年正面的自我概念;(二)正面的個人心理反應:增加青少年疾納自己青春期外表變化的事實,可幫助青少年發展出正面的自我概念;(三)改變文化看待青春期的性別差異:愈能坦然面對自己生理發育的少女,以及愈能坦然面對文化壓力的少男,愈能發展出正面的自我概念,但改變這些條件,需要先改變社會反應和文化壓力對兩性的差別看待。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