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分析
相關文獻
- 從個人的體驗到黑暗之心:論張貴興的雨林三部曲及大馬華人的自我理解
- 大溪地華人的歷史敘事與「國家」認同
- 口述歷史採訪技巧與資料整理
- 大眾史學與口述歷史
- 磚造建築拱開口部水平返覆加載行為及補強方法實驗研究
- Metaphorization and Metonymization :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Verbs of Volition in Southern Min
- A Corpus-Based Study of Send in English
- 美國對南海周邊國家歷史性水域主張之反應 (上)
- 從文物看中華歷史--中華文物通史展序論
- 重讀「怨女」--尋找女性和他者的聲音
頁籤選單縮合
題 名 | 從個人的體驗到黑暗之心:論張貴興的雨林三部曲及大馬華人的自我理解=On Zhang Gui-shing's The Triad of the Rain Forest,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elf-understanding of Malaysian Chinese |
---|---|
作 者 | 黃錦樹; | 書刊名 | 中外文學 |
卷 期 | 30:4=352 2001.09[民90.09] |
頁 次 | 頁236-248 |
分類號 | 823.6 |
關鍵詞 | 位移; 轉喻; 歷史; |
語 文 | 中文(Chinese) |
中文摘要 | 張貴興《猴杯》是當代中文熱帶書寫難得的豐碑,也是他個人寫作生涯以來美學上集大成之作。而恰恰是在這樣成熟期的作品中,凸顯了意識主體深刻的矛盾:美學的完成與歷史的思考。本文聯結作者稍早的兩部小長篇,《賽蓮之歌》及《群象》,再從作者《猴杯》所取鏡的大江健三郎的《個人的體驗》及《群象》似有若無的對話著的康拉德之《黑暗之心》借來兩個隱喻:個人的體驗與黑暗之心,以捕捉張貴興寫作中的基本矛盾與張力,而該種矛盾與張力又與張貴興作為一個生於他鄉、漂流的華人的自我意識息息相關。 |
本系統中英文摘要資訊取自各篇刊載內容。